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5.3聚落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读"我国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是( ) (1)
A . 屋顶坡度大,门窗较多
B . 屋顶坡度小,门窗较小
C . 屋顶坡度大,墙体较厚
D . 屋顶坡度小,墙体较高
(2)这种建筑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2)
A . 长冬无夏
B . 四季如春
C . 炎热多雨
D . 干燥少雨
2、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条件关系密切。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是( )
①地表崎岖;②气候暖湿;③水源充足;④交通闭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3、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1)
A . 团状,地质因素
B . 团状,地形因素
C . 带状,气候因素
D . 带状,河流因素
(2)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 (2)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4、人们会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建造各种特色的民居建筑,聚落的形态也各有不同,下列有 关民居与聚落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热带沙漠气候的西亚,房屋墙厚,窗小,屋顶大多高耸
B . 寒冷地区民居一般墙体厚实
C . 湿热地区民居墙体薄,门窗大,通风效果好
D . 聚落在平原地区呈团块状;沿着河流,谷地等多呈条带状
5、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某区域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看出该区域( ) (1)
A . 河流是内流河
B . 有高原和平原
C . 森林多在平原
D . 桥梁跨越河流
(2)图中( ) (2)
A . 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
B . 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
C . 山区修路取最短路线
D . 城市建设要靠近湖泊
(3)“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应在( ) (3)
A . 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 . 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
C . 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 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
6、下列自然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①气候湿热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炎热干燥 ⑤气候适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7、下列关于保护传统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能保护,不能利用
B . 只能利用,不需要保护
C .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不能任意破坏
D . 年代久远的传统聚落,全部拆除有利于美化环境
8、下列传统民居与各对应的分布地区不正确的是( )
A . 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B . 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C . 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 . 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9、下图为梵高的油画《麦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属于乡村聚落中的( ) (1)
A . 牧村
B . 渔村
C . 农村
D . 林场
(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景观有较大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生产方式
B . 气候差异
C . 房屋高矮
D . 道路宽窄
10、“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 . 乡村,这里有河流
B . 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 . 城市,这里有田野
D . 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11、以下正确体现聚落与环境关系的是( )
A . 东南亚常见双层木楼和竹楼,下层是不住人的
B . 西亚和北非地区因为炎热少雨,所以民居窗大平顶
C . 我国南方地区为了冬季御寒,屋内砌有土炕
D . 日本因地震较多,所以房子大多用砖瓦建造,特别牢固
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下列关于这样“人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B . 空气质量很差
C . 非常富裕
D . 聚落的规模可能不大
13、推测孟买周边乡村的传统民居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下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环境对图中传统民居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图甲中帐篷样式的传统民居有利于避暑
B . 图乙中土楼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闽西南一带的山区,有圆楼、方楼、五角楼等多种形状
C . 图丙中的窑洞位于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D . 图丁中的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2)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有利于促进当地( ) (2)
A . 种植业的发展
B . 工业的发展
C . 旅游业的发展
D . 畜牧业的发展
15、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誉的文化古城是( )
A . 福宝古镇
B . 泰宁古城
C . 平遥古城
D . 凤凰古城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读某地城市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形成和发展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
(2)A图主要从事 (农业/非农业)活动,由A演变到C,该地人口不断 。
(3)在城镇扩展成城市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试从规模、景观方面分析)
(4)该地能不断演变成城市,其有利条件是 (试从自然条件分析)(2分)
(5)城市在演变过程中将出现哪些问题? (任写三种)
2、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 和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特点是,原因是。
(3)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城市的是,理由是。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因为。
(2)一般来说,平原地区聚落特点是( ) (2)
A . 多呈条带状
B . 多呈点状
C . 多分散布局
D . 多呈组团状
(3)列举出云南的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4、读图分析题
问题:
(1)以上两个聚落风光秀美,被列入。
(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找出形成聚落的优越的自然条件。(至少写出三种)
(3)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聚落在减少。全人类共同面临怎样的问题?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聚落。
(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