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自然灾害 复习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我国是自然灾害顿发的国家。下图为“我国某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属于( ) (1)
A . 海洋灾害
B . 气象灾害
C . 水文灾害
D . 地质灾害
(2)根据我国地形和降水分布特点推测,此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2)
A . 横断山区
B . 长江三角洲
C . 华北平原
D . 内蒙古高原
2、
2020年12月11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冬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2月12日8时至12月15日8时,17省区将迎来“断崖式”降温。下图示意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1)圈友甲发表说说:“我与寒潮又失之交臂了”,圈友甲来白( ) (1)
A . 山西
B . 内蒙古
C . 海南
D . 陕西
(2)此次影响我国的寒潮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
①霜冻②大风、降温③雨雪天气④沙尘暴
(2)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3、当地时间2020年6月23日9时29分,墨西哥中部地区发生7.4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要了解墨西哥在世界上的位置,应该查阅( ) (1)
A . 世界地形图
B . 世界气候图
C . 世界水文图
D . 世界政区图
(2)本次地震的震中如图所示,其经纬度位置是( ) (2)
A . 16.14°N,95.75°E
B . 16.14°N,95.75°W
C . 16.14°S,95.75°E
D . 16.14°S,95.75°W
(3)震中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 (3)
A . 热带
B . 北温带
C . 南温带
D . 北寒带
(4)本次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6月23日23时29分。造成墨西哥和北京两地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4)
A . 地球公转
B . 地球自转
C . 洋流运动
D . 天气变化
(5)2020年2月15日,墨西哥也曾发生7.2级地震。四个多月的时间遭遇两次强震,说明墨西哥( ) (5)
A . 地处板块内部
B . 地处板块边界
C . 地壳坚固稳定
D . 地震灾害较少
(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应急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在教室,先躲到课桌下面②在室外,远离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③在楼房,赶快乘电梯逃生④尽量用枕头、书包等软物护住头部
(6)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2019年,世界多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下列事件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 澳大利亚延续数月的山林大火致使数万人撤离家园
B . 欧洲多国强暴风雪导致至少7人丧生
C . 印度尼西亚山洪暴发事件,造成63人遇难,数十人失踪
D . 印度假酒事件,迫成156人死亡,44人在医院接受治疗
5、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海拔最低的是( ) (1)
A . 余村
B . 王村
C . 气象哨
D . 李村
(2)若该地区发生山洪暴发或发生泥石流,受威胁最大的地点是( ) (2)
A . 王村
B . 气象哨
C . 李村
D . 余村
6、 2020年进入7月,中国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6月以来,中国南方已出现五轮强降雨过程,造成超过1200万人次受灾。读中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天气状况,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的是 ( ) (1)
A .
B .
C .
D .




(2)据图可知,下列地区中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是( ) (2)
A . 黄河中上游地区
B .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 长江上游地区
D . 西北地区地区
7、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将于3月10日下午闭幕。完成下面小题。
(1)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地球公转到那个时段(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地球上“二十四节气”与哪个地理原理有关( ) (2)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地轴倾斜
D . 地球是个球体
(3)现代诗人左河水有诗:“风雷送暖季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这描写的是24节气中的( ) (3)
A . 夏至
B . 秋分
C . 冬至
D . 春分
(4)这个季节,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有( ) (4)
A . 洪水
B . 地震
C . 沙尘暴
D . 泥石流
8、 海南岛、台湾岛都是祖国的宝岛,读“海南岛、台湾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夏秋季影响两岛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1)
A . 寒潮
B . 伏旱
C . 沙尘暴
D . 台风
(2)下列关于两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均位于温带
B . 均濒临东海
C . 河流自东向西流
D . 台湾先看到日出
9、 2021年春季,我国多地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下图为某次全国沙尘暴天气实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扬沙和浮尘影响的城市是( ) (1)
A . 朱日和
B . 北京
C . 济南
D . 武汉
(2)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最合理的做法是( ) (2)
A . 勤开窗多通风
B . 加强户外锻炼
C . 多洗手勤消毒
D . 戴口罩防风沙
10、 下表为“华北某地某年气象数据表”,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
平均降水量(mm) |
93 |
372 |
166 |
63 |
平均风速(m/s) |
3.4 |
1.5 |
2 |
2.8 |
(1)该地春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 (1)
A . 洪涝
B . 台风
C . 梅雨
D . 沙尘暴
(2)该地夏季降水较多,主要受( ) (2)
A . 东南季风影响
B . 西南季风影响
C . 西北季风影响
D . 东北季风影响
(3)下列对该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3)
A . 盛产橡胶
B .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C . 冰川广布
D . 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11、2021年3月15日,一股冷空气携带强沙尘暴袭击中国北方地区,这是近10年来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事实上,中国在持续不断推进治沙工程,使得近年来遭遇沙尘天气的频率越来越低读此次“沙尘暴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示沙尘暴的符号是( ) (1)
A .
B .
C .
D .




(2)据图推测,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沙源地是( ) (2)
A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内蒙古自治区
C . 俄罗斯
D . 蒙古国
(3)为有效抑制沙尘暴,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种植业②在沙漠中种植耐旱植物③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全球防治荒漠的经验分享与交流④加强防护林的种植
(3)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2、寒潮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读2015年1月的某次寒潮路径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本次寒潮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市、自治区)有( ) (1)
A . 内蒙古、宁、陕、鄂、湘、桂
B . 内蒙古、陇、川、黔、湘、粤
C . 内蒙古、陕、冀、豫、赣、闽
D . 内蒙古、陇、渝、黔、桂、云
(2)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B . 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C . 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D . 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13、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1)
A . 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 . 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 . 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 . 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做法最危险的是( ) (2)
A . 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
B . 地震发生时,高楼居民应迅速乘电梯撤离到楼下安全地带
C . 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
D . 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暑假期间,玲玲与同学们一起去我国南方某地研学旅行。图为该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特点是。
(2)研学期间,玲玲特别提醒同学们经过A-B线时要注意安全,因为这里的地形部位是,该季节容易出现等自然灾害。
(3)量得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米。两村的相对高度在米之间。
(4)在脱贫攻坚战期间,为帮助村民改善人居环境、增加收入,甲村整体搬迁到丙地新村。丙地的优势因素有、。
2、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两种气候类型以---一线为分界线。
(2)在甲气候影响下,其所属地区的河流冬季(填“有”或“无”)结冰现象。
(3)吐鲁番属于气候,北京属于气候,吐鲁番的年降水量比北京的(填“多”或“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4)丙地气候与其他地区形成明显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5)我国北方地区在每年的秋末、冬季和初春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 (5)
A . 台风
B . 梅雨
C . 寒潮
D . 霜冻
(6)台风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读我国气象灾害图,回答问题。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路径,B为路径。
(2)在北方地区,干旱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和,其发生的季节多为春季。
(3)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写出你知道的一个地质灾害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