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33北方地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属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是(  )

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③大力开采油田,发展重工业

④发展新型产业

⑤大力发展科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2、

如图中,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采取的治理措施,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3、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在北京召开,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  )

A . 商业中心 B . 旅游中心 C . 经济中心 D . 政治中心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石漠化 B . 水土流失 C . 荒漠化 D . 盐碱化
5、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所在的省级的行政中心是(  )

(1)
A . 太原 B . 兰州 C . 银川 D . 西安
(2)下列描述中,符合乙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

(2)
A . 汛期长 B . 含沙量小 C . 无凌汛 D . 无结冰期
6、东北三江平原历史上是有名的“北大荒”,现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北大仓”,其生产的“东北大米”成为超市里市民的抢手货,回答问题。

(1)以下四句话,可以用于描述三江平原的是(  )

(1)
A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D . 人们常说:“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
(2)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2)
A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 . 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 . 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 .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7、

如图反映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 国际交往中心 B . 全国的文化中心 C . 全国的政治中心 D . 全国的经济中心
8、

读图,回答下题。

(1)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1)
A . 棉花 B . 甘蔗 C . 小麦 D . 水稻
(2)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2)
A . 一年三熟 B . 一年两熟 C . 两年三熟 D . 一年一熟
9、贝贝在旅行社选择了“长城、天坛、故宫二日游”,他此次旅游的目的地是(  )

A . 南京 B . 北京 C . 上海 D . 重庆
10、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 多修立交桥和大型停车场 B . 限制轿车数量,实行“公交优先” C . 调整人们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 D . 禁止外地车辆进京
11、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

A . 窑洞 B . 四合院 C . 吊脚楼 D . 蒙古包
12、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

A . 修建水库 B . 植树种草 C . 修挡土坝 D . 疏浚河道
13、位于北京的名胜古迹是(  )

A . 布达拉宫 B . 秦始皇兵马俑 C . 敦煌莫高窟 D . 八达岭长城
14、今年“五•一”期间,小雪在北京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是(  )

A . 碧莲玉笋世界 B . 沟壑纵横    C . 天坛祈年殿 D . 小桥流水人家
15、

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图中空格处最适宜填写的内容是(  )

A . 粮食产量减少 B . 粮食产量增加 C . 人口减少 D . 人口增加
16、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 . 华盛顿白宫 B . 北京故宫 C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D . 巴黎卢浮宫
17、

读“我国某地地表景观图”,回答下题。

(1)当地传统民居能反映的气候特点是(  )

(1)
A . 冬暖夏凉 B . 昼夜温差大 C . 气候较干旱 D . 多风沙天气
(2)如果未经破坏,该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应是(  )

(2)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 温带草原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 温带荒漠
(3)这种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地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3)
A . 鲁、豫 B . 晋、陕 C . 滇、黔 D . 青、藏
18、央视《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 年,上桥建于公元 1832 年,上世纪 70 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下图示意黄河“桥上桥”,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桥上桥”最可能位于(   ) (1)
A . 华北平原 B . 云贵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2)“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壳下沉 B . 围湖造田 C . 过度放牧 D . 水土流失
19、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近年来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如图为建三江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三江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1)
A . 耕地 B . 林地 C . 草地 D . 城市用地
(2)该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2)
A . 一年一熟 B . 一年两熟 C . 一年三熟 D . 两年三熟
(3)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 (3)
A . 地形崎岖 B . 水源不足 C . 活动积温低 D . 土壤贫瘠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

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1,2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      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山脉,到达      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       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

      熟.

(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      

(4)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      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      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33北方地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