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傣家竹楼,为“人”字型屋顶的两层高脚楼。读“傣家竹楼景观图”,完成小题。
(1)傣家竹楼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为( ) (1)
A . 酷寒
B . 冷湿
C . 干热
D . 湿热
(2)下列做法利于传统聚落保护的是( ) (2)
A . 拆除老旧民居,建立居民新区
B . 建立督查机制,严控环境污染
C . 外迁原住居民,兴建影视基地
D . 努力发展经济,加大商业开发
2、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
A . 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B . 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 . 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 . 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3、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是因为( )
A . 因纽特人特别耐寒
B . 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C . 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D . 因纽特人喜欢住冰屋
4、下列关于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 )
A . 文化遗产是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B . 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
C .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保持河多桥多的特色
D . 不再对游人开放
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
A . 村庄和集镇
B . 城市和乡村
C . 农村和渔村
D . 古城和小镇
6、我国著名的历史古城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分别位于( )
A . 山西、四川
B . 山西、云南
C . 陕西、云南
D . 江苏、云南
7、对于聚落的发展,应持的观点是( )
A . 所有老聚落都要保护
B . 发展新聚落,保护有价值的老聚落
C . 没有必要发展新聚落
D . 拆除所有老聚落,大力发展新聚落
8、在下列地区,一般来说,聚落比较密集的是( )
A . 高山地区
B . 丘陵地区
C . 平原地区
D . 河流上游地区
9、下列传统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是( )
A . 北极地区﹣﹣平顶屋
B . 热带雨林区﹣﹣高架屋
C . 黄土高原﹣﹣冰屋
D . 撒哈拉沙漠﹣﹣斜顶屋
10、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呈( )
A . 团块状和条状
B . 环状和条带状
C . 带状和点状
D . 无法判断
11、人们会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建造各种特色的民居建筑,聚落的形态也各有不同,下列有 关民居与聚落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热带沙漠气候的西亚,房屋墙厚,窗小,屋顶大多高耸
B . 寒冷地区民居一般墙体厚实
C . 湿热地区民居墙体薄,门窗大,通风效果好
D . 聚落在平原地区呈团块状;沿着河流,谷地等多呈条带状
12、下图反映的是聚落的演变过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1)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②③①④
D . ①③②④
(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犯罪率上升
d空气质量好 e教育条件好 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2)
A . abce
B . cdef
C . abdf
D . abef
13、下面不属于聚落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的是( )
A . 交通便利
B . 水源充足
C . 地势平坦
D . 土壤肥沃
14、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 他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B . 他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C . 他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D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
15、推测孟买周边乡村的传统民居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乡村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
(2)A、B、C三地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
(3)下图是B地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图∶
该图反映了B地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看出,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占地规模不断。
(4)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4)
A . 传统聚落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
B . 聚落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无关
C . 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
D . 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2、读下面聚落图和民居图,回答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聚落,乙图表示聚落。
(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不同有。
(3)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