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3.4 世界的聚落 一课一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下列传统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是( )
A . 北极地区﹣﹣平顶屋
B . 热带雨林区﹣﹣高架屋
C . 黄土高原﹣﹣冰屋
D . 撒哈拉沙漠﹣﹣斜顶屋
2、造成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聚落所在的地形差异
B . 聚落所在的气候差异
C .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 . 聚落中人们的文化水平不同
3、读下图,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
(2)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4、“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 . 乡村,这里有河流
B . 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 . 城市,这里有田野
D . 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5、关于保护传统民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B . 传统民居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改成楼房
C . 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D .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6、下图反映的是聚落的演变过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1)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②③①④
D . ①③②④
(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犯罪率上升
d空气质量好 e教育条件好 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2)
A . abce
B . cdef
C . abdf
D . abef
7、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古村落被发掘并加以保护,其中位于陕西省西安郊的半坡村落遗址是距今6800-62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居住场所。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文明时期的村落在最初选址时,人们一般不考虑的条件是( ) (1)
A . 地形平坦
B . 土壤肥沃
C . 水源充足
D . 矿产丰富
(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2)
A . 半坡原始村落属于乡村聚落
B . 半坡原始村落属于城市聚落
C . 半坡村落遗址有多种研究价值
D . 半坡村落遗址应开发与保护并重
8、下面不属于聚落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的是( )
A . 交通便利
B . 水源充足
C . 地势平坦
D . 土壤肥沃
9、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A . 非洲北部
B .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C . 北美洲北部
D . 南美洲的赤道地区
10、下图为“意大利某聚落景观及当地居民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下图聚落为( )
A . 乡村聚落,因为周边空气很清新
B . 城市聚落,因为景色美丽
C . 乡村聚落,因为周边有大面积农田
D . 城市聚落,因为房屋高大
11、下图是一组反映不同地区建筑风格的邮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地区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居住在④地的居民主要信仰( ) (2)
A . 伊斯兰教
B . 佛教
C . 基督教
D . 印度教
12、非洲典型传统民居对应的图片是( )
A .
B .
C .
D .




13、 从空中俯瞰我国某地,可以看到这样的聚落:屋前开院坝,屋后种林竹,河渠绕田地。如图示意该地聚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聚落景观反映的是( )
①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 ③农业生产 ④工业生产
(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关于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地形崎岖
B . 气候干旱
C . 土壤贫瘠
D . 水源充足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下图是某沿海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有A、B、C三个聚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A聚落所在地的海拔在米以下,A、B、C三聚落中,所在地形最平坦开阔的是聚落,位于河谷地带的是聚落。
(2)甲、乙两条河流,水容易被污染的可能是河;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的是河。
(3)A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4)与A聚落相比,C聚落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5)B聚落规模最小的原因是
(6)三地中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回答与图相关的地理问题:①A图所示房屋的屋顶是尖的,原因是②B图为平顶屋,说明该地降水,该民居主要布在我国的地区。③C图民居的名称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④D图所示,该地区居民采用这种居住结构的原因是
(2)选择上述四幅图的代号填入下面相应诗句后: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①“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城市的等级为:人口超过万的特大城市。
(2)图中英国城市密集带,位于洲的部地区,濒临洋。
(3)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______。(选择填空) (3)
A .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 .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 .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 .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4)南回归线以南的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靠近(沿海/内陆)地区。
(5)下列景观图片能够反映上图中主要聚落特征的是______。(选择填空) (5)
A .
B .
C .
D .




(6)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梦幻之都”。因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建筑主要用泥土修筑。由于来自北方的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古城的是______。(双项选择)
(6)
A . 整修古建筑
B . 限制游客人数
C . 古城内修建酒店
D . 大量使用当地木材修葺
(7)城市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热量难以散发,使得市区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局部气候恶化。
下列措施中能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的有______。(双项选择)
(7)
A . 增加绿地面积
B . 保护地面水系
C . 扩宽城市道路
D . 加强PM2.5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