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 七上3.3 人类与海洋一课一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我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①制止侵海、占海的开发行为 ②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
③鼓励开发浅海、滩涂 ④取消伏季休渔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2、下列行为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 . 投放人工鱼礁
B . 大面积填海造陆建度假村
C . 建没滨海湿地公园
D . 伏季(6、7、8月)休渔
3、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 )
①鱼类资源 ②油气资源 ③盐类资源 ④糖类资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读漫画“小鱼的哀求”,回答下列各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1)
A . 海洋生态破坏
B . 海洋污染
C . 海洋渔业发达
D . 海洋渔业发展前景很大
(2)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 ) (2)
A . 人们喜食小鱼
B . 过度捕捞
C . 海洋污染
D . 气候变化
(3)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 (3)
A . 禁止渔业产品上市
B . 治理海洋污染
C . 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D . 实施“休渔期”制度
5、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 ( )
A . 矿产资源
B . 生物资源
C . 化学资源
D . 能源
6、维护海洋环境,保护我国“蓝色国土”,做负责任的大国。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 城市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B . 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C . 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
D . 禁止过度捕捞
7、今年(2020年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主题为“为可持续海洋创新”。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们海洋和海洋资源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据探测,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人造物--塑料袋和糖果包装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B . 海洋环境对我们人类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禁止一切海洋开发
C . 深海离我们生活很远,不必重视海洋污染
D . 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海洋污染,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8、我国宣布对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冻土中,据研究,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开采难度大,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其特点具有( )
A . 污染大
B . 能量巨大
C . 储量小
D . 开采技术低
9、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型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以下关于开发海洋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提高勘探、开采海底矿产资源的技术
B . 围垦建池,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业
C . 利用生物科技改良水稻,在沿海滩涂种植粮食
D . 沿海地区发展潮汐能
10、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 捕养结合
B . 禁止过度捕捞
C . 加强近海捕捞强度
D . 实行禁渔期
11、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①填海造地开发房地产 ②健全法制 ③加强规划 ④防治污染和设置休渔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2、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习主席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读如图,从地理视角看“海洋命运共同体”( )
A . 海水相连,占地球表面积的80%
B . 海洋资源丰富,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C . 各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便于沟通
D . 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13、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不正确的是( )
A . 石油开发
B . 砍除红树林
C . 旅游观光
D . 海水淡化
14、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 城市污水可直接排入
B . 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
C . 禁止过度捕捞
D . 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15、近年来,我国海洋捕鱼量大幅下降,而且捕到的鱼大多是未长成的小鱼,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环境,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B . 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异常,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
C . 修建人工岛和海港设施,使鱼类得不到营养物质
D . 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衰竭
16、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 ②大规模填海造陆,兴建别墅
③砍伐红树林,发展水产养殖 ④污水处理达标方可排放入海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