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12 我国人口和民族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
读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 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说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1)
(1)
A . 东多西少
B . 西多东少
C . 南多北少
D . 北多南少
(2)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实行“生态移民”,其主要目的是( )
(2)
(2)
A . 促进居民就业
B . 促进民族交流
C . 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 . 方便行政管理
2、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读图“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停止增长的年份大约是( )
(1)
(1)
A . 1980年
B . 2000年
C . 2015年
D . 2025年
(2)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会造成( )
(2)
(2)
A . 老龄人口减少
B .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C . 少儿比重上升
D . 企业用工成本下降
3、
如图为小明外出旅游拍摄的照片,放在QQ空间里和大家共享,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1)四幅图片中,拍摄与皖南地区的是(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照片拍摄地区中,壮族人口相对较多的是( ) (2)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 西部和南部地区
B . 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C . 中部和东部地区
D . 东部和南部地区
5、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达13.39亿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回答下题。
(1)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1)
A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 . 人口基数大,社会、资源、环境压力大
C . 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D . 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影响西部开发
(2)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主要原因是( ) (2)
A . 农村人口生育水平高
B . 城镇人口生育水平高
C .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D . 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6、“住竹楼、跳孔雀舞、吃竹筒饭、过泼水节”,如果你想体验这种生活,应该去( )
A . 西藏布达拉宫
B . 云南西双版纳
C . 北京故宫
D . 广西桂林
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A . 西南、东南、中部
B . 西北、东北、西南
C . 中部、西南、西北
D . 西北、东南、东北
8、第41届世界博览会(Expo2010)。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举行。参观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A . 贵州、内蒙古、新疆
B . 山西、西藏、黑龙江
C . 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D . 山西、西藏、新疆
9、我国以下地区,不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 东北部
B . 西北部
C . 西南部
D . 东南部
10、2011年10月31日被命名为“世界70亿人口日”,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以下属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是( )
A . 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给改善
B . 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C . 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D . 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我国少数民族有 个,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 。
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乐乐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一个中国地理的研究课题。下图为乐乐制作的中国地图展板及部分素材。请你帮她完善组内汇报交流的相关信息。
(1)乐乐在展板上画了一条M线,该线穿过了图中黄河中游河段和长江游河段。你认为她利用M线最适合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
(2)乐乐有两张邮票,根据邮票反映的民族服饰风格和建筑风格,请你帮乐乐将它们分别贴在展板上该民族主要聚居区的位置(从“甲、乙、丙、丁”代号中选):民族邮票应贴在处,民居邮票应贴在处。
(3)乐乐准备介绍黄河桃花峪下游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请你帮她把解说词填写完整。同学们,大家好!黄河在该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有:黄河在中游流经高原,河流泥沙含量大;黄河从地势第二级阶梯流到第级阶梯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