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2 气温和降水 一课一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则可以计算出最接近该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A . 9.5℃
B . 14℃
C . 16℃
D . 6℃
2、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同一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B . 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多
C . 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D . 两极地区降水少
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行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1℃、15℃、32℃和24℃,却忘记了记录测量气温的时间.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
2时 |
8时 |
14时 |
20时 |
气温 |
(1)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1)
A . 23℃
B . 23.5℃
C . 28℃
D . 18℃
(2)假如由你来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2℃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2)
A . 2时
B . 8时
C . 14时
D . 20时
4、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月和最低月分别是( )
A . 一月 七月
B . 二月 八月
C . 七月 一月
D . 八月 二月
5、甲、乙两地中( )
A . 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
B . 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C . 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 . 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6、读下图,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关于两地的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地
B . 甲地年降水量少于乙地
C . 降水都有季节差异大的特点
D . 乙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由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2)
A . 从两极向赤道递减
B .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C .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D .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8、读酒泉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1)
A . 正午12时
B . 约14时
C . 日出前后
D . 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酒泉的气温日较差是( ) (2)
A . 12.5℃
B . 9℃
C . 11.5℃
D . 66.5℃
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1)
A . 从北向南递减
B .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 .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2)世界上最热的最冷的大洲分别是( ) (2)
A . 甲和丙
B . 丙和乙
C . 甲和乙
D . 丁和乙
10、下图是2020年12月22日福州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5日(周五)白天的天气状况是( ) (1)
A . 晴
B . 多云
C . 多云转晴
D . 晴转多云
(2)这几天里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2)
A . 周三
B . 周四
C . 周五
D . 周六
11、下图为“南充市某年某月连续三天天气预报资料图”,下列关于该市这三天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日期 |
1日 |
2日 |
3日 |
天气 |
20℃~31℃ |
21℃~29℃ |
17℃~26℃ |
A . 连续三天风和日丽
B .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第1日
C . 天气由小雨转阴至晴
D . 第3日大雨倾盆
1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 12时左右
B . 14时左右
C . 日出前后
D . 日落前后
1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A、B两地气温曲线和各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是地,该地月份降水量夏最多。
(2)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3)A、B两地最热月平均气温都出现在月份,因此,两地都位于半球,四季变化明显是带的气候。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概括1月和7月气温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变化规律。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3)北半球同纬度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3、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世界降水分布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在(纬线)附近地区,降水量较少的是地区。
(2)南北回归线两侧,降水较多的是大陆岸。(填“东”或“西”)
(3)中国内陆与沿海地区相对,降水较多的是。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