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测验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   2019年10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经济备受关注。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下图示意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城的分布,图2是海洋牧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1)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2)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条件不包括(    ) (2)
A . 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B . 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C . 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D .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    202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读南海诸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2

(1)南沙区最南端的岛屿是(   ) (1)
A . 钓鱼岛 B . 曾母暗沙 C . 黄岩岛 D . 赤尾屿
(2)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南海生态环境的是(   ) (2)
A . 休渔期间继续在禁渔区捕捞 B . 大规模开采海洋的石油、天然气 C . 加强海洋管理的执法力度 D . 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将污水排入海洋
3、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1亿人。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我国有些地区农村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可能会带来(   )
A . 土地资源浪费 B .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 城乡协调发展 D .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4、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增加放牧数量 B . 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 . 为加快城镇建设,将农田改为建筑用地 D . 在山地陡坡上开垦耕地
5、  6月25日是我国的土地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1)
A .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B .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C .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 .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2)
A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 . 严守耕地面积底线 C . 严格保护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 . 大力开发后备土地资源
6、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1)
A . A—草地 B . B—水田 C . C—林地 D . D—旱地
(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2)
A .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 . 人均耕地比重小 C . 山地多,平地少 D .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7、珍爱地球,从我做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的是(   ) (1)
A . 太阳能 B . 铁矿 C . 森林 D .
(2)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2)
A . B . C . D .
8、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被称为“沙漠高处的东方艺术”。为了保护莫高窟,在其周边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 . 设置沙障 B . 薄膜盖沙 C . 植物固沙 D . 水泥封沙
9、在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电站(如图),几百台大型风车迎着海风旋转;风车下,成片的篮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间,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光渔”一体化电站(   ) (1)
A . 占用的土地面积小 B . 主要生产化石能源 C . 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D . 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
(2)“风光渔”一体化设计有利于(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增加水产养殖收入

③减轻了大气污染  ④减少当地用电需求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若将“风光渔”一体化设计理念运用到我国西北地区,最适宜的模式为(   ) (3)
A . “风光牧”模式 B . “水光渔”模式 C . “风光渔”模式 D . “水光热”模式
10、   “母亲水窖”(如图)是一项蓄积雨水集中供水工程,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2020年是该公益项目20周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分布在(   ) (1)
A . 东北平原 B . 黄土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东南丘陵
(2)“母亲水窖”工程反映该地区(   ) (2)
A . 降水丰富 B . 降水空间不均 C . 气温年较差大 D . 降水季节不均
11、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人均耕地少、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图8为我国2012-201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城市扩建      ②围湖造田      ③开荒耕作      ④退耕还林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粮食产量还能稳中有升,最主要的原因是( ) (2)
A . 科技兴农 B . 雨热同期 C . 灾害减少 D . 耕地增多
12、    2021年3月30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读中部六省位置图(图中阴影为中部六省),完成下面小题。

(1)中部六省中(   ) (1)
A . A为自治区 B . B省简称冀 C . C是湖南省 D . D省省会沼州
(2)中部地区常住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4,为中部地区带来了(   )

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充足的资金        ③广阔的消费市场        ④便利的交通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3)图中的资源输送工程,用于调配我国(   ) (3)
A . 水资源的南多北少 B . 煤炭的南缺北丰 C . 水资源的夏多冬少 D . 天然气的西多东少
(4)下列举措与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不相符的是(   ) (4)
A . 太原研发薄如蝉翼的“手撕钢” B . 合肥建设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 C . 武汉设立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D . 鄱阳湖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
13、    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示意下图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的年等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 (1)
A . 东南多,西北少 B . 东北多,西南少 C . 东南少,西北多 D . 东北少,西南多
(2)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2)
A . 林地 B . 草地 C . 耕地 D . 荒漠
(3)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米粮川”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

①削弱寒冷气流  ②阻挡沙漠入侵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

(3)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4、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数据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世界排名

3

3

4

6

6

中国人均/世界人均

小于1/2

小于1/2

2/5

1/4

1/3

(1)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风能②水资源③汽油④水电⑤森林

(1)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 地区分布不均 C . 水资源利用合理 D . 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3)
A . 培养节约意识 B .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C . 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 . 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开采规模

二、图文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化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比煤、石油、天然气污染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

材料二:可燃冰在我国的分布示意图

图片_x0020_1527406478

(1)可燃冰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可燃冰与煤、石油相比,它的优势是            
(2)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高原、      地区和      海域。

 

(3)结合材料,分析与陆上采煤相比,开采海底可燃冰可能遇到的困难(最少列举两个)      
2、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木。”

(1)炭火烧烤对环境有哪些不良影响?(写出一条即可)
(2)请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出建议。(写出一条)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年又一年。

材料二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及漫画“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

(1)土地是一种(可/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西)部的(地形)和低缓的丘陵。
(3)漫画“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分别说明,目前我们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破坏土地资源或土地资源利用不当的现象?请试举一例
(4)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应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及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上分布不均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是地区。
(3)结合材料三,调水线路中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相比较,线施工难度最大,南水北调主要是将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4)联系我国城市、人口、工业分布的相关知识,分析比较由东线和中线分别调往北京、天津等地的水资源,受污染较小的是线调来的水。
(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②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5)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测验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