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地理中考冲刺——青藏地区(选择题专练)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 (1)
A . 1月0℃等温线
B .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 . 暖温带与亚热带界线
(2)有关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2)
A . 甲一水田农业
B . 乙一灌溉农业
C . 丙一旱作农业
D . 丁一河谷农业
2、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下图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1)
A . 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 . 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 .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 . 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2)国家公园的设立( )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
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目前,我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国家公园与所在省区的简称或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1)
A . 三江源国家公园—银川
B . 武夷山国家公园—廈门
C . 祌农架国家公园—鄂
D .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黔
(2)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因为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 (2)
A . 干旱
B . 高寒
C . 酷寒
D . 湿热
(3)下列关于我国国家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②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③设立国家公园有利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
④为了方便游览和保护,应在国家公园内多建宾馆、别墅
(3)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4、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 )
A . 灌溉农业
B . 河谷农业
C . 绿洲农业
D . 基塘农业
5、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登山队8名队员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开展了各项测量工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月2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1)
A . 南回归线上
B .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C . 北回归线上
D .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2)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
A . 干旱
B . 湿热
C . 高寒
D . 冷湿
(3)下列畜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的是( ) (3)
A . 滩羊
B . 牦牛
C . 细毛羊
D . 三河马、三河牛
6、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 . 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 . 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 . 西北地区大都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2)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 (2)
A . 广州
B . 重庆
C . 拉萨
D . 上海
7、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过度放牧
B . 滥伐森林
C . 全球气候变暖
D . 湿地面积缩小
(2)图示三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B . 沱沱河是黄河的正源
C . 铁路已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D . 灌溉农业是该区域重要农业特色
8、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受非洲猪瘟蔓延的影响,猪肉价格飙升,在网络短视频中“猪肉炫富”成为网红,但我国青海、西藏等地猪肉价格变动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为草原牧区,消费市场狭小
B . 为草原牧区,牧草丰富,生猪产量大
C . 劳动力价格低,生猪的生产成本低
D . 地处西部地区,不受非洲猪瘟影响
9、 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 ) (1)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2)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 ) (2)
A . 31°S,80°W
B . 31°N,80°W
C . 31°S,80°E
D . 31°N,80°E
(3)阿里观测点是我国境内观测日环食的最佳地点,主要原因是( ) (3)
A . 纬度低,太阳光照强
B . 地处青藏高原,气温低
C . 冰川广布,植被稀少
D .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
10、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下列各小题。
(1)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1)
A . 塔里木盆地
B . 黄土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三江源地区
(2)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2)
A . 为了保护环境,禁止放牧
B .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
C . 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
D . 为了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11、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①温暖湿润 ②寒冷干燥 ③海拔较低 ④雪山连绵
(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2)
A . 人类活动
B . 海平面上升
C . 地壳变动
D . 火山运动
(3)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 (3)
A .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B .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C .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 . 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12、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1)
A .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
B . 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C . 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D . 藏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2)林芝地区纺织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 ) (2)
A . 畜牧业较发达
B . 长绒棉生产基地
C . 地热资源丰富
D . 水力资源较丰富
13、读我国局部铁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所示铁路线中,①铁路线名称是( ) (1)
A . 兰新线
B . 沪杭线
C . 京包线
D . 陇海线
(2)沿②铁路线去拉萨,沿途可能看到( ) (2)
A . 林海雪原
B . 雪山连绵
C . 茶园竹海
D . 石林溶洞
14、雪豹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如图),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活动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气压计”。它主要生活地区是( )
A . 位于东北地区
B . 我国海拔最高的航天发射基地
C . 人口稠密地区
D .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
15、下图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纬度位置接近,其中海拔最高的可能是( ) (1)
A . 西大滩
B . 五道梁
C . 安多
D . 拉萨
(2)在入藏列车上,玲玲品尝的当地特色食品是( )
①参鸡汤 ②酥油茶
③糌粑 ④和乐蟹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6、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区域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 . 藏北高原
B . 昆仑山区
C . 柴达木盆地
D . 雅鲁藏布江谷地
17、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整合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读“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其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 ) (1)
A . 海拔高低
B . 昼夜长短
C . 降水多少
D . 植被类型
(2)下列关于纳木错所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维吾尔族的主要聚居区
D . 农作物、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
18、图示意中国局部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地代表性的经济作物是( ) (1)
A . 棉花
B . 茶叶
C . 甘蔗
D . 橡胶
(2)具有“高、寒”特征的是( ) (2)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3)④地的传统民居是( ) (3)
A .
B .
C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