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地理中考冲刺——南方地区(选择题专练)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1、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木覆盖的华南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图7为示意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跨我国(   )

①西北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青藏地区

(1)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祖国大陆为香港输送天然气,有利于香港(   ) (2)
A . 空气质量提升 B . 电力价格提高 C . 土地利用率提高 D . 粮食产量的增加
(3)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的优势地位是(   ) (3)
A . 渔产品加工业基地 B . 种植业基地 C . 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D . 加工制造业中心
2、台湾省面积36193平方公里,在2019-2020年总人口数为2360万人,其中男性1170万人,女性1190万人,0-14岁人300万人, 15-64岁人口1695万人,65岁以上364万人,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台湾岛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题下列小题。

(1)关于台湾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人,较稀疏 B .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性别比例失调. C . 老年人口多于儿童,老年人口占比高 D . 15-64岁人口占50%,劳动力不足
(2)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   ) (2)
A . 东部 B . 西部 C . 北部 D . 南部
(3)影响该人口分布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3)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 C . 河流 D . 农业
3、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海域,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福建是众多台湾企业投资的主要地区,这为深化两岸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A . 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西源东流 B . 受纬度位置影响,河流结冰期短 C . 地形以平原为主,森林树种丰富 D . 受气候因素影响,河流水量较大
(2)福建省吸引台湾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有 (   )

①与台湾文化相近,便于交流②地势平坦,利于建厂③海陆交通便利④距离近,节约成本⑤劳动力资源丰富

(2)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4、油菜花开金色灿烂,美不胜收:桃李满坡,果香四溢。一些南方山村利用“赏花品果”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读中国南方地区油菜花开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去珠江上游某山村观赏油菜花美景,最适宜的时间是(   ) (1)
A . 1月中旬 B . 2月中旬 C . 3月中旬 D . 4月中旬
(2)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雨热充足 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种

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 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在云南西北部出现“三江并流”现象(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平行流动),读我国部分省区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三江并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1)
A . 三条河流平行向北流 B . 独龙族、怒族少数民族在此生活 C .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 .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2)上图所示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2)
A . 滑坡、泥石流 B . 旱灾 C . 土地荒漠化 D . 寒潮、低温冻害
6、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巷内幽深,很少受到太阳直射,如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冷巷主要分布于(   ) (1)
A . 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2)
A . 通风 B . 防火 C . 遮阳 D . 防盗
7、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充沛    ④热量充足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2)
A . 距城区较近,劳动力丰富 B . 距河流较近,无旱涝灾害 C . 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 D . 地势较高,光照更充足
(3)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

①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    ②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

③甲、丙两地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        ④图中所示河流的水量增大

(3)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8、下图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港、澳、台自然条件优越性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气候炎热干燥 B . 多山,地表崎岖 C . 临黄海、南海 D . 邻近东南亚地区
(2)有关港、澳、台经济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台湾的博彩旅游业十分发达 B . 新竹是香港的高新技术园区 C . 港、澳、台发展离不开与祖国内地的合作 D . 澳门是世界金融中心,有“东方之珠”美称
9、读我国某区域轮廓示意图(下图),下列关于本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毗邻港澳,便于吸引外资 B . 水陆交通便利 C . 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D . “小桥·流水·人家”是本区特色景观
10、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回答下列小题。
(1)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1)
A . 昼长夜短 B . 昼短夜长 C . 昼夜平分 D . 出现极昼
(2)在文昌附近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2)
A . 大漠孤烟 B . 峰林兀立 C . 椰树成行 D . 枫树红叶
11、读台湾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   ) (1)
A . 地形以高原为主 B . 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C . 全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D . 东临太平洋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2)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3)台湾省的“火烧寮”是中国的“雨极”,年均降水日数达214天,主要原因是(   ) (3)
A . 纬度较高 B . 一年四季多台风 C . 处于冬、夏季风的迎风坡 D . 地形平坦
12、如图为我国某地的生活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活景观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1)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对于图示地区的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2)
A . 河流水量丰富,结冰期长 B . 人力摇船,经济较落后 C . 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D . 地势低平,人口稀少
13、如图为两大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两大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河流短小,流速缓慢 B . 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C . 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带 D . 都有北回归线穿过
(2)晒盐需要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地区。甲、乙岛屿适合晒盐的地区是(   ) (2)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4、如图为长江三角洲和辽中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两大地区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1)
A . 劳动力素质高,消费市场广阔 B . 能源丰富,工业区靠近原料产地 C . 沿海,沿铁路线,交通便利 D . 科技力量强大,重工业发达
(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上海被誉为“东方之珠”,对沿江沿海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 B . 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名扬中国 C .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水能资源丰富 D . 苏州园林、明十三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5、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   ) (1)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根据资料,推测茶树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是(   )

①温暖湿润②光照强烈③高原荒漠④低山丘陵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除了四大茶区,我国还有茶叶零散分布区,如山东东南沿海。山东发展茶叶生产需要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3)
A . 地震 B . 台风 C . 冻害 D . 涝灾
16、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饼状图(图1)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农业用地结构最不合理的是(   ) (1)
A . 种植业比重过大 B . 畜牧业比重过大 C . 林业比重过大 D . 渔业比重过大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2)
A . 退耕还湖,扩大渔业生产 B . 修建梯田,扩大种植业面积 C . 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D . 陡坡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17、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工程线路有北线、中线、南线3个方案。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台湾城市大多位于西部,其主要原因是(   ) (1)
A . 西部降水最丰富,更有利于发展农业 B . 西部地形平坦,更有利于发展经济 C . 西部离大陆近,更有利于与祖国大陆往来 D . 西部风景优美,更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2)关于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湿热,水能资源丰富 B . 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 C . 图中三条海底隧道均位于南海 D . 台湾东部多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18、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中游城市群包含的省级行政区是(   ) (1)
A . 鄂、湘、赣 B . 黔、蜀、渝 C . 皖、浙、沪 D . 苏、鲁、豫
(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2)
A . 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 . 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 . 人才和和技术力量雄厚 D . 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19、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1)
A . 河套平原 B . 黄淮平原 C . 辽东丘陵 D . 浙闽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0、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某地剪纸作品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1)
A . 珠江三角洲 B . 华北平原 C . 三江平原 D . 长江三角洲
(2)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 沟壑纵横,土层深厚 C . 降水丰富,地势低平 D . 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2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见右图) 。据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1)
A . 长江上游地区 B . 东临渤海和黄海 C . 江海交汇之地 D . 鲁南和苏北
(2)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2)
A . 杭州 B . 上海 C . 苏州 D . 南京
(3)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3)
A . 长江水运 B . 航空运输 C . 海洋运输 D .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2、“褒歌”为对唱形式的山歌,是台湾福佬系居民在传统的农事活动中喜爱说唱的一种民歌形式。读“台湾省地图”和“台湾居民构成”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台湾居民构成

福佬人

外省人

客家人

原住民

占比(%)

73.3

13

12

1.7

(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台湾人口中占比最多的福佬人 (   ) (1)
A . 是岛上生活最久的居民 B . 祖籍多在福建沿海地区 C . 由东南亚地区渡过南海来此定居 D . 主要聚居在太平洋沿岸
(2)福佬系居民的“褒歌”,是在下列哪种活动中形成的 (   )

①山林砍柴时 ②草原放牧时 ③茶园采茶时 ④集市售卖时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台湾省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台湾省对大陆输出产品中,附加值最大的是(   ) (3)
A . 水果、木材 B . 软件、集成电路板 C . 服装、玩具 D . 稻米、蔗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地理中考冲刺——南方地区(选择题专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