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共24小题)
1、关于“瓦舍”(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 . 出现在宋朝时期
C .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 . 散布于广大农村
2、《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 . 瓦厂
B . 早市
C . 瓦舍
D . 集贸市场
3、宋朝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
A . 劳动人民生活贫困
B . 美观
C . 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D . 便于劳动
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当时的中国处于 ( )
A . 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5、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
A . 游夜市,喝冷饮
B . 坐牛车,住邸店
C . 逛“瓦子”,吃甘薯
D . 挂年画,贴“桃符”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描写的是( )
A . 元旦
B . 春节
C . 中秋
D . 清明
7、假如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可以看到(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由于实行“夜禁”,大街上空无一人 ③有人在用纸币购物 ④有人喝米酒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由于实行“夜禁”,大街上空无一人 ③有人在用纸币购物 ④有人喝米酒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8、《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 )
A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 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9、最受宋代人重视的节日是( )
A . 元旦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春节
10、在宋朝都城内,你很难见到的是( )
A . 夏季随处可见卖冷饮的店铺
B . 许多瓦子
C . 劳动者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D . 士大夫的马车在路上川流不息
11、小金坐着时光穿梭机来到了宋代,回到现代后,向同学们描述宋代市民的生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棉布成为衣着原料
B . 茶和酒是最重要的饮料
C . 轿子成为最为普通的交通工具
D . 市民文化生活出现商业化等趋势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北宋初期服饰特点的是( )
A . 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
B . 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C . 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
D . 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
13、妇女缠足的陋习始于何时?( )
A . 五代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14、下列对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身着黑色的小袖狭身短衣在田间劳作
B . 吃饭以面食为主
C . 赶着马车带着全家出去串门
D . 住宅是低矮的茅草屋
15、北宋东京城里的“瓦子”是( )
A . 专供演出的圈
B . 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C . 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 . 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16、北宋初期,东京一位居民接待来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
A . 带朋友去瓦子听说书、看杂技表演
B . 在酒店里用交子结账
C . 到城里去品尝冷饮
D . 乘坐牛车去东京郊外赏花
17、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B . 奢侈之风的盛行
C . 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 . 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18、下列有关“瓦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
B . 是治疗疾病的地方
C . 是读书学习的地方
D . 是专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19、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
A . 在东京城内的瓦子,看滑稽戏杂技等节目
B . 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 . 在临安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D . 可以去找李时珍看病
20、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21、北宋初年,奢侈之风盛行,普通百姓都穿着精美华丽的衣服。
错误:
错误:
改正: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请回答: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现在叫什么?在当时叫什么?
(2)请你根据此诗的描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当时节日的景象。
(3)现在的哪些节日在当时已经有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 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晚上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所有这一切在以前的朝代是不允许 的)。
材料二 如图是宋代名画,它形象地展现了北宋东京的城市生活,上海世博会把它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 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晚上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所有这一切在以前的朝代是不允许 的)。
材料二 如图是宋代名画,它形象地展现了北宋东京的城市生活,上海世博会把它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的名画是什么?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24、
上海世博会会《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l分)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作什么?达官贵人出行普遍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宋代称春节为什么?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兴起的那座城市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