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 . 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 . 阳光、土地、水、草原
D . 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A . 农业
B . 工业
C . 交通运输业
D . 旅游业
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 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 . 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 .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1)
A . 青藏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华北平原
(2)我国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②主要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③在阶梯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沟通了东西部的水上交通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在云南
B . 各民族不一定平等
C . 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 台湾省主要少数民族是畲族
6、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②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③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④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A . ② ①
B . ④ ①
C . ③ ①
D . ② ④
7、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请结合相关知识,下列有关我国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在短期内解决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B . 促进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C . 近十年内青壮年劳动力将迅速增加
D . 有效遏制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
8、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 (1)
A . 青藏地区
B . 西北地区
C . 南方地区
D . 北方地区
(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 (2)
A . 修建水库
B . 跨流域调水
C . 大量开采地下水
D . 围湖造田
9、四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水路运输
B . 公路运输
C . 铁路运输
D . 航空运输
10、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图5为“2017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缺粮地区主要分布在( ) (1)
A . 湘、鄂、闽、鲁
B . 京、津、粤、浙
C . 新、赣、贵、苏
D . 黑、吉、沪、闽
(2)高缺粮地区流通量最多的粮食是( ) (2)
A . 稻谷
B . 玉米
C . 麦子
D . 青稞
(3)有关我国高余粮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河套平原水热充足,粮食产量高
B . 新疆地区耕地面积广,多为灌溉农业
C . 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低
D . 长江中游平原水热充足,土地肥沃
1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省纷纷调拨人力物力驰援湖北。近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各省区援鄂医务人员全名单,以此向每一个闪闪发亮的名字致敬,以下是部分新闻标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力“皖”狂澜②“湘”互扶持③竭“晋”全力④同“新”协力⑤兵“桂”神速⑥“青”囊相助
(1)为了及时投入抗疫工作,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时,主要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1)
A . 公路运输
B . 管道运输
C . 航空运输
D . 水路运输
(2)抗击疫情期间,湖北省收到了大批牦牛肉牛肉干和酸奶,这些特色最有可能来自( ) (2)
A . 力“皖”狂澜
B . 兵“桂”神速
C . “青”囊相助
D . “湘”互扶持
(3)①、②、③三省区的共同特征有( ) (3)
A .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 位于南方地区
C . 受夏季风影响
D . 属于湿润地区
12、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热量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劳动力
13、下列各组铁路线中,属于东西干线的是( )
A . 京沪线、京包线
B . 陇海线、兰新线
C . 京哈线、京广线
D . 浙赣线、宝成线
14、大小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其中许多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地区支离破碎、黄土广布
B . 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 . ③在福建省
D . ④地区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向东注入海。
(2)长江的(上游或中游或下游)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建有全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并把多余的电能输往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4)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图中的城市;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是图中的城市。
(5)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中游地区要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
2、读下图“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国家:字母A是,B是,C是。海洋:数字①是,②是。
(2)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图中甲所在的区域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阶梯上。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个省区,其中位置最西的是(简称)。
3、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三列山脉①、②和③,是我国地势第两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山脉④为走向。
(3)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形区的名称: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