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专题:04 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内涵、意义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6小题)

1、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运动会比赛严禁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严禁闯红灯””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泄露国家机密”等。这样规定的原因是(  )
A . 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 . 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规则 C . 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 .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2、“动车上吸烟罚款两次,不能再购买动车票。”这一规定说明了(  )
A . 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 B . 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 C . 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实现 D .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3、浙江乐清市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案案发后,张某在有千余人的QQ群中发表侮辱遇害女孩的言论,引发网民愤慨,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2018年8月27日张某被警方抓获,并被依法行政拘留。这表明(    )
A . 网络世界没有言论自由 B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 . 做了违法的事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D . 维护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4、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
A . 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B . 主动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 C . 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 D . 阻止流浪者乘坐公交车
5、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禁止践踏草坪”“禁止闯红灯”等,每位公民都应该遵守。这是因为(      )
A . 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 B . 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 .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D . 我国的法制还不够完备
6、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术;开会时,不要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这表明(  )
A . 过多的规则会让找们无所适从 B .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C . 纪律约束我们的自由 D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7、下列对校规.校纪的认识和理解错误的是(  )
A . 反映了学校和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B . 约束了我们,干涉了我们的自由 C . 可以保证我们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D . 制定校纪、校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8、据中国青年网消息,“武汉停车”正式运行以来,管理的泊位日均周转率73.2%,最高达到99.9%,这意味着平均一个泊位一天内最高可供10名车主轮流使用,大大提高了车位使用效率,有效维护了停车秩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维护着规则

④社会秩序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
9、《淮南子》中写道: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这告诉我们( )
A . 要有规则意识 B . 要有权利意识 C . 要有责任意识 D . 要能以礼待人
10、“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下图中,正确表明法律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
11、上课有纪律,宿舍有规定,比赛有规则……这说明( )
A . 规则限制人们的自由 B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 . 维护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D . 社会生活没有共同的准则
12、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这说明(    )
A . 社会秩序无处不在 B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D . 有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13、2019年8月15日,香港多份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来自香港市民的联署声明,并发起网上签名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该方式凝聚更多市民力量,反对暴力行为,齐心捍卫社会秩序。这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公民集会示威游行的自由必须得到切实的保证

③联署声明是迅速恢复社会秩序的最佳解决方式

④暴力行为破坏规则,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
15、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下面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不正确的(    )
A .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 .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C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 . 社会规则只包括法律和纪律
16、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是社会成员都遵守的行为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 )

①社会发展规律    ②道德准则
③纪律、规章、法律    ④自然界变化规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7、在课堂上,同学们围绕“维护秩序靠规则”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 . 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只能依靠法律处罚 C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 .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时该如何处罚
18、在我们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法律、道德等。这些规则是为了(    )
A . 制约犯罪分子的活动 B . 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 . 避免所有人犯错 D . 约束人们活动范围
19、“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一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是(    )
A .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距、懂规矩、守规矩 B . 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 . 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成方 D . 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20、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②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

③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④只在公共场合才有规则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2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社会秩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 .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D . 有了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2、民法是专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下列行为,不属于民事活动的是( )
A . 到银行取钱买手机 B . 办理结婚证;接受捐赠 C . 参加国庆集会、游行、示威 D . 踢球误伤同学,适当赔偿医疗费
23、新修改的《深圳市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于2019年11月1日实施,此条例增加了几项更为严格的规定(见下图)。深圳“最严”交规的制定说明(  )

图片_x0020_1315247410

A . 扰乱社会秩序,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B . 社会需要秩序,秩序靠规则来维护 C . 所有规则都要依靠强制手段来保障实施 D . 维护社会秩序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24、下列属于社会秩序的是(    )

①生产秩序      ②交通秩序      ③公共场所秩序      ④社会管理秩序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25、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安静。我们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A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 . 破坏社会秩序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C . 避守规则需要他人的监督和提醒 D . 规则在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26、李某用手机发布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公民的行为要遵守法律的规定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问答题(共1小题)

1、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专题:04 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内涵、意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