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1、进入中学,我们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新课程、新老师、新同学……面对这一切新的变化,下列心态不可取的是(    )
A . 主动认识新老师、新同学,结交良师益友 B . 喜欢新校园,把握机会,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C . 面对富有挑战的课程,觉得学习压力很大,前途渺茫 D . 积极参加丰富的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2、上初中后,小李打算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心中那些不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这个“我”,你认为应该是(    )

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        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

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④越来越优秀,完美无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们要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做最好的自己 B . 时间一去不复返,要尽情享受青春 C . 只要好好读书,梦想就能实现 D . 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4、2019年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通过讲述5个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带动广大青少年见证伟大祖国的发展历程。这节课启示我们(   )

①要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连        ②树立远大理想定能成功

③要付诸行动,不懈地追梦        ④要立即投身于社会,建功立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A . 少年需要梦想,梦想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B . 梦想总是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C . 只要好好读书,梦想就能实现 D . 梦想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6、巴金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实现梦想,需要(    )
A . 自信 B . 困难 C . 挫折 D . 努力
7、“你学习的样子真美!”13岁女孩宁欣然因新冠肺炎疫情滞留山区老家,村里只有山上信号比较好,她就每天搬着小桌子爬到山顶上网课。宁欣然的样子“美”在(    )
A . 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B . 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C . 文明有礼,平等待人 D . 学会合作,包容他人
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B . 学习的唯一表现是读书、写文章 C . 只有知识的获取才是学习 D . 只要学习就一定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9、某中学七年级(1)班在学习了“学习伴成长”内容后,针对“为什么要学习”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观点可取的是(   )
A . 学习只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 B . 学习只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孝敬父母 C . 学习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升能力和智慧 D . 学习就是为了保证自己以后能衣食无忧
10、下图漫画中这位学生的做法(    )

A . 正确,用神器可以减轻学习负担 B . 正确,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 . 错误,我们应该尽量把学习时间延长 D . 错误,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11、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个人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B .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C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会学习要(    )
A . 善于思考,理性发问 B . 把握机遇,临场发挥 C . 调整方式,提高效率 D . 激发兴趣,持之以恒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列学习方法不可取的是(    )
A . 小明将错题积累在错题本上,并花时间复习 B . 小郭放学后回家做作业,想起什么就做什么 C . 小梅每科都有固定的笔记本,笔记做得有条理 D . 小张每次在学习新课前都先预习
14、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关于学习的经典名句“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在提醒我们(    )

①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学习

②中学阶段,传统文化是学习的全部内容

③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④摸索学习方法,找到万能而有效的学习技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5、61岁的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学员万雪琴,疫情期间利用照顾外孙女以外的时间上了160多门网课,还挑选优质课程推荐给同学学习。可见,万奶奶(    )

①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②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依赖网络学习,拒绝学校教育

④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6、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句名言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 . 接受学习 B . 合作学习 C . 被动学习 D . 探究学习
17、进入初中后,小学时成绩优异的陈欢感到诸多不适应,第一次月考成绩也不理想,她慢慢地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假如你是陈欢的朋友,你会对她说(    )

①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      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身实力

③要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④要转变观念,完全不在乎学习成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启示我们要(    )
A .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B . 善于向别人学习 C . 学会换位思考 D . 学会欣赏他人
19、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提醒广大青年:要正确认识自己。要学会多看自己的短处,多看别人的长处。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A . 就要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只看别人长处 B . 有利于更好的取悦别人 C . 有利于保持自己的独特,自傲自负 D . 有利于增强自信,发展自身能力
20、“静坐多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包含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途径是(    )
A . 自我观察 B . 与他人比较 C . 自我反省 D . 科学鉴定
2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列行为与该俗语所体现的认识自我的途径相一致的是(    )
A . 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 B . 通过询问父母、同学了解自己的形象 C . 我是个急脾气,做事风风火火 D . 今天小红忘记值日,我这个班长也有责任
22、对于下图漫画中青少年的烦恼,你会建议他(    )

A . 要欣赏自己的独特,接纳自己的全部 B . 呆在家里,减少与他人接触 C . 要高傲冷峻,永远赞美自己 D . 立即去医院做美容手术
23、为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班会上老师要求学生走上讲台夸夸自己,说出自己的十个优点。五分钟过去了,小丽却一条也说不出来。他尴尬地说:“我没有优点。”如果你是小丽的同桌,你会告诉他(    )
A . 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不足 B . 身上没有优点就算了 C . 要善于欣赏自身的独特和优点 D . 做人就应该谦虚一点
2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着“接纳与欣赏自己”展开讨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陆:欣赏自己,就无须关注他人 B . 晓梅:欣赏自己就要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C . 小清:欣赏自己只会造成目中无人,骄傲自大 D . 小哲:欣赏自己也需要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
25、“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列做法有利于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是(    )

①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棒的自己

②拥有优越的家庭条件

③认识到学习差是事实,学会顺其自然

④努力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简答题(4个小题,共26分)(共4小题)

1、简答: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

我的选择:

理由:

(2)学习需要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还要冥思苦想……

我的选择:

理由:

2、期中考试就要到了。以下两位同学围绕“学习”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努力学习意义大,讲究方法有成效。”

乙同学:“学习方法有好坏,学霸方法才最好。”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都嘲笑我,学校里几个性格霸蛮的学生甚至为此打我,我很痛苦。”母亲却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也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笑我的相貌,我想到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莫言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道理?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

4、周军的老师、同学、父母对他的评价总体情况如下: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关心班集体的建设,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但在学习方面却有些粗心大意,作业书写不够认真,骄傲自大,最近学习成绩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
(1)上述材料中的周军是通过哪种途径来认识自己的?通过该途径认识自己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2)面对这些评价,你认为周军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三、分析说明题(2个小题,共24分)(共2小题)

1、阅读材料,结合《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期,一则独臂少年打篮球的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这名少年叫张家城,是某中学初一学生。5岁时,一场意外带走了张家城的下臂。12岁时,篮球走进了他的生活,梦想开始在心中发芽。从此,他开始了每天一两个小时的训练。家里的客厅和学校的操场见证着他两年间的飞速进步。自从打篮球后,张家城发现自己不仅心情好了,而且小伙伴也多了,他和几位同年级的小伙伴还组建了一支球队。重拾自信的张家城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

材料二:

(1)少年有梦,青春无悔。根据材料一谈谈梦想对人生具有什么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少年的梦想具有什么特点?
(3)上述两则材料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2、阅读材料,结合《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凭十分模糊的监控图像,却画出了相似度较高的犯罪嫌疑人画像。”“神笔警探”林宇辉“刻骨画人”的模拟画像技术令人惊叹,而在这背后,却是林宇辉十几年专注自己兴趣,钻研模拟画像的付出。7万多张手绘人物画像便是最好的证明。

材料二:2020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一幅“背影”的图片。主题:在最好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该图片说的是,脱下防护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衣服湿透。他们说:“为了战胜病魔,我们不惜牺牲生命,出点汗算什么。”向这些抗击病魔的白衣战士致敬!向这些最美的“逆行者”致敬!

(1)材料一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
(2)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应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文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