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在美洲,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     )
A . 因纽特人 B . 欧洲移民 C . 印第安人 D . 黑种人
2、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
A . 东南亚 B . 加拿大 C . 美国 D . 澳大利亚
3、下列物产,马来西亚产量最大的是(  )
A . 天然橡胶 B . 椰子 C . 蕉麻 D . 棕榈油
4、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下图是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 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两地都属于 ( ) (1)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热带草原气候
(2)2016 年11月至 2017 年3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 ) (2)
A . 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 B . 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 . 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 D . 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5、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1629621

(1)③④两种气流能够深入北美大陆内部的原因是(     ) (1)
A . 西部纵列高大的山脉 B . 北美大陆中部地势低平 C . 东部是低矮的平原 D . 地势西高东低
(2)北美洲温带海洋气候面积狭小呈带状的原因是(   ) (2)
A . 西部山脉阻挡 B . 极地冷空气势力强 C . 热带气流北上使降水减少 D . 阿巴拉契亚山地阻挡了暖湿气流
6、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 . 东南亚主要为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C .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泰国是东南亚椰子出口最多的国家 D . 中南半岛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气温低降水少
7、有“ 非洲屋脊” 之称的是(   ) 。
A . 东非高原 B . 埃塞俄比亚高原 C . 南非高原 D . 撒哈拉沙漠
8、下图是中东区域资源分布略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区储量最丰富的资源是(   ) (1)
A . 天然气 B . 煤炭 C . 石油 D . 铁矿石
(2)下面叙述符合图示区域的是(   ) (2)
A . 人口以黄色人种为主     B . 主要资源通过空运方式输往欧美国家 C . 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降水丰富     D . 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3)西亚地区的大多数房屋墙壁厚、窗户小,色浅,这是因为(   ) (3)
A . 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缘故 B . 防冬季的寒冷 C . 受宗教影响的缘故 D . 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9、小明计划7月去欧洲旅行,想在一个国家同时看到神奇的午夜太阳和峡湾风光,他可以去          国。(    )
A . 挪威                    B . 荷兰             C . 意大利               D . 希腊
10、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2

(1)影响印度半岛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是(   ) (1)
A . 寒潮 B . 冰冻 C . 暴雪 D . 旱涝
(2)南亚南部地形主要是(   ) (2)
A . 山脉 B . 平原 C . 高原 D . 盆地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 (3)
A . 全年高温多雨 B . 一年分三季 C . 终年炎热干燥 D . 四季分明
11、读左图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片_x0020_100001

亚洲地势特点是(   )

A . 西部高,中部低 B . 东部高,西部低 C . 中部低,四周高 D . 中部高,四周低
12、习近平主席于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对欧洲国家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片_x0020_1152695991

(1)下列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1)
A . 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B . 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合作成为“南北对话” C . 法国西邻大西洋 D . 罗马位于巴黎的西北方向
(2)关于图中阴影中的国家,其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3、读下面“南极地区”图,据此回答下题。

以下科考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 泰山站 B . 中山站 C . 长城站 D . 昆仑站
14、阅读我国南极洲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14年某月30日,小明和同学在上海港欢送科考队员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奔赴南极考察,该月最可能是( ) (1)
A . 6月 B . 5月 C . 7月 D . 10月
(2)下列在南极洲考察和生活可信的是( ) (2)
A .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B . 降水丰富,风力小 C . 随身携带墨镜和唇膏 D . 海边北极熊正在捕食企鹅
15、下列关于亚洲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邻欧洲,西濒临太平洋 B . 东南望大洋洲,北濒临北冰洋 C . 东邻北美洲,西濒临大西洋 D . 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16、按顺时针方向围绕亚洲的大洋是 ( )
A . 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 . 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 . 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 D . 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
17、具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国际河流是(   )
A . 红河 B . 湄公河 C . 塔里木河 D . 阿姆河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中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2018年2月7日在难言岛(恩格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最快2022年建成,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后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五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南极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极地区以(陆地/海洋)为主,A洋,B洋,C洋。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五个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位于南温带的是,新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位于中山站的方。
(3)我国科考队员去难言岛考察的时间一般选择我国的季,因为;在难言岛“迎接”科考队员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可能是;在那里的科考队员需要面对的自然环境。
(4)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②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是因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③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生物多样性 ④为保护南极脆弱的自然环境,应该停止一切科学考察活动

 

(4)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5)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 (5)
A . 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B . 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C . 南极地区获得的光热比北极地区少 D .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序号表示的气候类型:

气候;  ② 气候;

气候; ④ 气候。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3、读东南亚地形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包括半岛和马来群岛。
(2)图中的城市分布特点是沿或沿河分布。
(3)甲国是新加坡,该国位于海峡东端。
(4)乙半岛冬季盛行季风(风向),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5)一艘商船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出发西行,经东南亚时,发现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4、读图“南美洲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大洲有很多共同点,都主要位于(五带),都有大型河流流经,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两大洲农产品也有相似性,盛产等热带经济作物。
(2)两大洲也有很多差异,在气候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降水上,南美洲气候(干旱/湿润),非洲气候(干旱/湿润),南美洲是“人种大熔炉”,非洲除北非外大部分为人种。
5、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中国轮船若沿图中以往常规航线航行,必经的①是运河、②是洋、③是海峡。
(2)北冰洋航线经过的白令海峡是洲和洲的分界线;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洋。
(3)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的优势是
(4)以往常规航线经过的甲地区资源丰富,该资源主要分布在湾及其沿岸地区。
6、案例探究:探究亚欧两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下图为“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分布

(1)现象: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是气候;③是气候。
(2)小结: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结合图例观察:北纬30°~60°的大陆西岸⑤是气候,⑥是气候;大陆内部④是气候;东岸是季风气候。
(4)小结: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