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大地苍茫如锦绣,宝藏开采待新民。”是指(  )
A . 蒙古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内蒙古高原 B . 彝族分布比较集中的云贵高原 C . 回族分布比较集中的黄土高原 D . 藏族分布比较集中的青藏高原
2、地处太平洋西北岸的我国是个台风多发的国家,观察“2020年9月16日14时至17 日14时南海海域6级以上大风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台风所处的半球位置为(   ) (1)
A . 北半球,西半球 B . 北半球,东半球 C . 南半球,西半球 D . 南半球,东半球
(2)关于此次台风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主要发生温带地区,终年高温 B . 台风风力大,将对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C . 地处低纬,海洋资源丰富 D . 地处我国南海,是我国重要的海洋交通要道
(3)除我国外,影响最大的国家应该是(   ) (3)
A . 印度 B . 日本 C . 菲律宾 D . 俄罗斯
3、下图为某国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未满15岁的比重不断上升 B . 15-64岁比重不断下降 C . 65岁以上比重不断上升 D . 上图符合我国的人口比重变化
(2)为了遏制15-64岁人口比重下滑的趋势,下列措施效果最明显的是(   ) (2)
A . 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B . 推出延迟退休计划 C . 吸收国外务工人员 D . 设立强化教育基金
4、  12月21日 “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蔬菜的生长环境一般在南方显得更为优势。我国通过“南菜北运”工程,为北方市民冬季新鲜蔬果的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冬季最为繁忙。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和“南菜北运”冬季最为繁忙的原因无关的是(   ) (1)
A . 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适合冬菜生长 B . 南方冬季较为湿润,降水能满足冬菜生长需求 C . 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较高 D . 北方冬季地表冻结,无法种植冬菜
(2)下列城市属于“南菜北运”目的地的是(   ) (2)
A . 上海 B . 北京 C . 昆明 D . 成都
(3)下列省份最不易发生寒潮的是(   ) (3)
A . 黑龙江省 B . 西藏自治区 C . 江苏省 D . 福建省
5、读下图,“中国空白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地形区来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 B . ②是具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 C . ③是黄土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D . ④是一、二阶梯分界线中的大兴安岭山脉
(2)从行政区划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2)
A . 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②位于四川省 C . 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D . ④位于吉林省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确定位置: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等,看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 (1)
A . (90°E, 23.5°N) B . (90°E, 23.5°S) C . (90°W, 23.5°S) D . (90°W, 23.5°N)
(2)小琳在观察地球仪,下列是她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2)
A . 所有纬线都是相互平行的圆 B .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距离相等 C . 甲地有太阳直射,位于北温带 D . 面对地球仪,拨动它自西向东转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7、下列天气预报符号中,代表霜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6 B . 图片_x0020_100007 C . 图片_x0020_100008 D . 图片_x0020_100009
8、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个城市,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 (1)
A . 广州 B . 重庆 C . 乌鲁木齐 D . 三城市气温一样
(2)造成图中a处年降水量少于b处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海陆位置 B . 纬度 C . 地形 D . 人类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   ) (3)
A . B . C . D .
9、记者从“广东天气”了解到,今年(2020年)以来,我省平均降雨量1501.8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21%;今年汛期(4月1日—10月16日),全省平均降雨量1219. 9毫米,同比偏少17%;汛期结束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17. 2毫米,同比偏少77%,有60个县(区、市)连续2个月无透雨。(“透雨”是指一场雨的累积雨量能够满足作物用水需求,其量值 随季节变化。冬春季我省“透雨”量值为20毫米)。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和生活实际,我省降水主要集中在(   ) (1)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根据材料,受降水形响我省即将受   灾害影响(   ) (2)
A . 干旱 B . 洪涝 C . 寒潮 D . 低温冻害
(3)关于我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行政中心为深圳 B .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简称为琼 D . 人口稀疏
10、读下图,“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图”,回答问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①省1月均温在0℃以上 B . ②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的季风区 C . ③省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 . ④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我国内流区
(2)关于图中四省,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①省为山西省,是黄河流经省区 B . ②省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 C . ③是河南省,洞庭湖是省内最大的湖泊 D . ④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海拔最高的高原
11、读下图,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点位于(   ) (1)
A . 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 . 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C . 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D . 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2)北京(40°N, 116°E)位于B点的方向是( ) (2)
A . 东北方向 B . 西北方向 C . 西南方向 D . 东南方向
12、读下图,“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①准噶尔盆地②塔里木盆地③青藏高原④唐古拉山脉

(1)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关于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②地表多沙漠、戈壁 B . ③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C . ④是长江的源头 D . ①②③④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1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M观景台的海拔是(  ) (1)
A . 400~450米 B . 450~500米 C . 500~550米 D . 550~600米
(2)M、N两观景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  ) (2)
A . 1千米 B . 10千米 C . 100千米 D . 1000千米
(3)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 (3)
A . 仰望飞瀑 B . 俯瞰奇峰 C . 近观云雾 D . 远眺群山
14、假设一架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一直向北飞,最终能够到达的地方是(   )
A . 绕地球一圈飞回广州 B . 到达北极 C . 达到赤道 D . 到达南极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向阳山坡上,不耐低温。 一般五、六月为开花季节,七八月成果,九月果熟,十月下旬树木落叶进入休眠期。花期忌雨,成果期需要充足的雨水。河北省唐山市的迁西县被称为“中国板栗之乡”,至今己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迁西板栗外形玲珑,肉质细腻,甘甜芳香,营养丰富,驰名中外。目前,全县板栗栽培总面积己达55万亩,出口1000万公斤,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随着这些年板栗的热销,迁西县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 农户为单位的生产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且以生果的生产为主,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问 题比较突出。当地政府邀请相关专家调查研究,为出台板栗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咨询意见。

(1)根据材料,“中国板栗之乡”位于省,该省的行政中心是 。
(2)根据材料, 说明迁西县获得“中国板栗之乡”美誉的原因。
(3)从气候条件分析迁西县适合板栗生长且品质高的原因。
(4)根据材料,迁西县属于 气候(填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甲河年径流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是,B是
(2)图中C点位于D点方向,相对高度是米。
(3)该地区属于气候,如果该地区要发展水果种植业,你认为种植(苹果/柑橘)比较合适。
(4)根据图中信息,该地区居民点呈沿分布和沿分布规律。
(5)根据图中信息,简单描述甲河流的水文特征。(写出两点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