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在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展示了一幅手绘中国专题地图(下图),并说明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    ) (1)
A . 温度带 B . 行政区划 C . 地形地势 D . 年降水量
(2)图中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是(    ) (2)
A . 与纬线平行 B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下图为“中国政区及周边地区简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周边的国家①、②分别是(   ) (1)
A . 韩国、蒙古 B . 韩国、俄罗斯 C . 日本、俄罗斯 D . 朝鲜、尼泊尔
(2)图中100°经线从北向南穿过的省区依次是 (   ) (2)
A . 内蒙古、甘、青、川、云 B . 内蒙古、新、青、藏、云 C . 藏、内蒙古、青、川、云 D . 新、青、藏、川、内蒙古
(3)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支援。湖北省所在的位置是(   ) (3)
A . B . C . D .
3、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摄制组,穿越大江南北介绍各地特色美食。下图示意四条拍摄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拍摄路线,穿越了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1)
A . B . C . D .
(2)摄制组沿途拍摄期间,最佳的交通方式是(   ) (2)
A . 铁路 B . 公路 C . 航空 D . 水路
(3)“黑河—腾冲”一线是(   ) (3)
A .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 . 我国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C . 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D . 我国干旱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4、下图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   ) (1)
A . a-c-d-b B . b-c-a-d C . c-a-b-d D . c-b-d-a
(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的问题②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减少的问题

③人口发展应当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发展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5、下图是某学校学生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能表现我国 (   ) (1)
A .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B . 地形与植被的关系 C . 冬季风行进的方向 D . 内陆地区资源分布
(2)运用该图可以解释我国 (   ) (2)
A . 气温南北变化 B . 资源开发深度 C . 降水东西差异 D . 漂流开发方向
6、下图为“我国318国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5个城市,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有 (   ) (1)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2)巫山东侧的地形区是(   ) (2)
A . 东南丘陵 B . 华北平原 C . 四川盆地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3)沿318国道自驾旅行途中,能就近游览的风景名胜是(   ) (3)
A . 福建土楼 B . 山东泰山 C . 北京颐和园 D . 四川都江堰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1)
A .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 .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C . 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 . 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2)行至②处时,李白写下著名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据此推测②段河流的水文特征:( ) (2)
A . 水量大 B . 水流急 C . 含沙量大 D . 发生凌汛现象
8、读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我国自然灾害(   )

①分布广  ②频繁发生    ③集中在夏秋季  ④种类多

(1)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自然灾害与频发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2)
A . 干旱、洪涝一华北地区 B . 滑坡、泥石流一东北地区 C . 海啸、冰雹一西南地区 D . 台风、泥石流一西北地区
9、百度公司的总部在北京、华为和腾讯公司的总部在深圳、阿里巴巴的总部在杭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企业选择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作为总部基地,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   ) (1)
A . 自然资源丰富 B . 人才科研优势 C . 土地价格便宜 D . 市场需求量大
(2)下列产业,属于高新技术的是 (   )

①5G技木②食品加工③服装制造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0、小明家承包10亩耕地。下图示意不同年份耕作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家所在的省份可能是 (   ) (1)
A . 四川 B . 山西 C . 甘肃 D . 新疆
(2)导致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2)
A . 市场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气候条件 D . 人口增长
11、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形成了“森林—江河—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是世世代代哈尼族人农业智慧的结晶。下图是哈尼梯田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 (1)
A . 玉米 B . 大豆 C . 水稻 D . 小麦
(2)有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2)
A . 大量砍伐树木,扩大耕地面积 B . 推广大型农机,提高收割效率 C . 保持农业特色,发展观光旅游 D . 将农田变为草原,发展畜牧业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 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 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

图片_x0020_100011

(1)根据图文资料推测,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哪侧水资源较富足?。图示东江河段的流向是
(2)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3)香港、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两岸,香港位于、澳门位于
(4)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有什么意义?
2、下图是西成(西安—成都)高铁及某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成高铁起于 (省份简称)的西安,沿方向延伸,终点到达成都。
(2)描述该城市的气候特征 ,西安、成都两城市与该气候对应的是
(3)成都平原位于地势第级阶梯,这里土壤肥沃,耕地类型以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主要油料作物是,素有“天府之国”美誉。
(4)西成高铁从渭河南岸的西安出发,穿过(山脉),跨越汉江。试比较渭河与汉江水文特征的差异。(写一点即可,从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
3、下图为“中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方位看,高铁大多分布在我国的部,主要自然原因是
(2)哈大高铁(哈尔滨—大连)是世界上第一条经过“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请结合地图信息,解释“高寒”的涵义
(3)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两大工业基地。
(4)请在表格中填写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填写序号)。

①公路运输②水路运输③铁路运输 ④航空运输

交通方式

100千克葡萄从新疆运往北京

200千克活鱼从青白江运往成都市区

100000吨大米从上海运往青岛

5000吨钢材从北京运往哈尔滨

4、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中有A、 B、C、 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 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C,D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分别是:A、B、C、D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以及发展鱼、肉、 禽、蛋、奶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雪期是指一年内降雪的累计天数,其长短受当地纬度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 材料二: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分布图。

材料三:松花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统计图。

图片_x0020_100014

(1)山脉①的名称是,是 mm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山脉②的走向是
(2)哈尔滨比沈阳的雪期(填:长或短),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从图中可知,松花江一年中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流量最大的是月,水源以(填:积雪融水或雨水)补给为主;夏汛流量最大的是月。
(4)东北地区的农作物通常一年熟,主要糖料作物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