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上2.4.1《夯实法治基础》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我国《个人所得根法修正案》在立法过程中,面向社会广泛征架豆见,不断修改完善,对于网民呼声较高的“建议税前扣除赠养老人支出”,全国人大也已采纳。材料反映了(   )
A . 公民坚守法治、依法维权 B . 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C . 行政机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D .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关于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 . 法治是实现社会正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选择  C .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及时制裁犯罪 D . 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立法,建设法治政府
3、“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因为(   )

①良法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②依法治国需要坚持科学立法

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善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4、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

①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                             ④共同富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建设法治中国首先要做到( )
A . 科学立法 B . 严格执法 C . 公正司法 D . 全民守法
6、我国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要经过“党委提出→政协协商→政府起草→人大审议通过→政府执行”的法定程序。这一决策过程体现了(   )
A .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要坚持依法行政 B . 各级人大代表在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C . 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在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D .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8、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氛围,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公民提高自身法治素养,要积极做到(    )

①严格执法,科学立法

②依法行政,规范有序

③严恪守法,依法维权

④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④ D . ③④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
A . 依法治国 B . 全面依法治国 C . 公平正义 D . 依宪治国
10、近年来,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如建立立法基础联系点,积极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让人们参与立法等,这一举措能够让所立之法(   )

①反映每一个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更加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④有最高法律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 . 以德治国 B . 依法治国 C . 以人治国 D . 依宪治国
1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下列选项对法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依法治理              ②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③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④要求实行善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3、依法科学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利于推进(    )

①法治国家建设      ②法治政府建设       ③法治社会建设      ④法治外交建设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建设法治中国,其目标是(    )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森林法修订草案、社区矫正法草案等多部法律草案。这主要说明(    )
A . 我国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工作 B . 我国快速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D . 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社会生活中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表明(    )

①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良法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政法机关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是什么的核心?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哪三者有机统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堪称“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为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法律依据。

材料一:

小强

民法典解读

问题

备选答案

我在为摔倒在路边的陌生大叔做人工呼吸时,不慎压断了他一根肋骨。我是否要承担责任?

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①“见义勇为行为被免责”体现了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_____和  _____。

自由

平等

公平

正义

我在串亲戚时,被楼上的高空抛物砸成轻微伤。我能否得到赔偿?

第1254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责任。

②“高空抛物致人轻微伤”属于_____违法行为。

民事

行政

刑事

材料二:中国民法典的诞生,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有专家说:“民法典是良法,还需善治。”

(1)阅读表格,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答案。
(2)从“夯实法治基础”角度来阐述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3、材料: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基本方略?
(2)实施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道德与法治九上2.4.1《夯实法治基础》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