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训练16 我国自然资源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 2020年4月20日-23 日习近平主席考察调研来到秦岭深山之中,春雨淅沥、云雾缭绕、森林莽莽苍苍。他拾级而上,步入茶园,同茶农们亲切交谈,询问茶叶收成、价格和土地流转情况。习主席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我国气候分布,判断下列省区不能发展茶叶产业帮助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是( ) (1)
A . 湖南省
B . 浙江省
C . 云南省
D . 青海省
(2)材料中涉及的自然资源有( ) (2)
A . 1种
B . 2种
C . 3种
D . 4种
(3)对习主席强调的“秦岭和合南北”,从地理角度理解最合理的是( ) (3)
A . 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
B . 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
C .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D . 秦岭是南方和北方地区最高的山峰
(4)保护秦岭的举措不合理的是( ) (4)
A . 在秦岭山麓大量建设别墅,满足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
C . 发展生态农业,防止农业污染
D . 倡导文明旅游,防止旅游中对环境的污染
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总量丰富
B . 人均占有量少
C . 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 . 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3、读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示意图,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方案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中线水质最好
②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自流
③该工程东线、中线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④中线沿途经过了四川盆地、秦岭和华北平原
⑤东线、中线都经过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4、如下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1)
A . 土地资源
B . 金属矿产
C . 风能资源
D . 水能资源
(2)利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 (2)
A . 智能回收垃圾,人们以后可以乱丢乱扔
B . 获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边发达国家
C . 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 . 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3)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___回收箱( ) (3)
A . 纺织物
B . 废纸
C . 塑料制品
D . 有害垃圾
5、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倡导个人参与。下列行为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的是( )
A . 公交出行
B . 节约水电
C . 垃圾分类
D . 使用一次性饭盒
6、 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耕地总量不足
B . 人口数量庞大
C . 国土面积狭小
D . 山区面积广大
(2)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 (2)
A . 扩大牧区耕地规模
B . 增加围湖造田面积
C . 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D . 提高山区耕地比重
7、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 .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
C . 草地多分布在东部丘陵地区
D . 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多
(2)适宜发展畜牧业而成为我国四大牧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2)
A . 藏、新、陇、青
B . 藏、青、甘、内蒙古
C . 藏、新、青、内蒙古
D . 新、宁、川、内蒙古
8、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图是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量约占( ) (1)
A . 五分之一
B . 五分之二
C . 五分之三
D . 五分之四
(2)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 . 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 . 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 . 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9、有关我国水、土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的人均耕地、林地资源丰富
B . 林地主要分布非季风区
C . 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D . 水资源西北向东南递减
10、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1)
A . 新,耕地、牧草地
B .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 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 .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 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和竹楼
C . 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D .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
11、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水能发电在我国占重要地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 ) (1)
A . 人口稠密区
B . 东部沿海地区
C . 地势阶梯交界处
D . 大河中下游地区
(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①水能 ②天然气
③核能 ④太阳能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2、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 . 节约用水
B . 兴修水库
C . 跨流域调水
D . 开采地下水
13、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铁
B . 煤
C . 森林
D . 石油
1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土地
B . 生物
C . 水
D . 矿产
15、家住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告诉南京的表哥:“我也喝到长江水了!”他能喝到长江水,是因为( )
A . 引滦入津工程
B . 引黄济青工程
C . 南水北调工程
D . 引黄入晋工程
16、把长江水引到华北地区的水利工程是( )
A . 引黄济青
B . 南水北调
C . 引黄入晋
D . 引滦入唐
17、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 (1)
A . 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B . 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
C .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 . 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世界首位
(2)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 (2)
A . 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
B . 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 . 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 . 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18、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资源——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B .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 .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
D .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19、读我国2000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图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 ) (1)
A . 煤炭为主
B . 石油为主
C . 天然气为主
D . 水能为主
(2)关于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 . 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C . 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D . 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20、南水北调工程给水源调入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 缓解用水紧张
B . 解决水污染问题
C . 增加水资源需求量
D . 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2020年,国家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图示阴影区为西部地区,共12个省市区,总面积685km2 , 常住人口约3.8亿。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西部地区5个自治区的农业主要以为主(填农业生产部门)。
(2)尽管西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取整数),但地形以山地、盆地和为主,多滑坡、等地质灾害,气候条件恶劣,因而地广人稀。
(3)2000年开始建设的四大工程中,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我国空间分布不均;南水北调主要缓解我国空间分布不均;为改善我国边疆地区的交通状况,建设者们克服了气候,空气稀薄等自然障碍,建成了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
(4)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庆和四川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挥联运和空铁联运(航空和铁路联运)的作用。新疆大部分地区降水,属于(选填“外流区”或“内流区”),水运条件差,但周边接壤的国家多,未来将建成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5)云贵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结合图文材料,针对云贵地区如何脱贫致富,提出三点建议。
①;
②;
③。
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①和⑤代表的径流带分别是带和带。
(2)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水库引水,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天津。
(3)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3、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该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为一线。
(2)北方山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坡度较大的山坡种植农作物,雨水将疏松的表层土壤冲走而造成的现象;在易遭受风沙侵袭的地方,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所导致的现象,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还出现了和土地污染等现象。
(4)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土地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我国始终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2019年中国进口石油约5亿吨、天然气约1373亿立方米。如图为中国油气资源进口主要路径示意图。
(1)油气资源属于(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 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
(2)我国进口的油气资源主要来自a洲、b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大洲。我国某油轮从利比亚通过线路①将油气运回,中途经过c洋,再穿过d海峡,最后抵达中国。
(3)我国通过运输方式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此运输方式具有连续性(填“强”或“弱”)的特点。
(4)简述油气资源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