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训练13 极地地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阅读南极及周边地区图( 下图 ),图中虚线为某次科学考察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贝贝在常德某中学偶遇英语外教老师“珍珠”,老师自我介绍来自南非开普敦。请你在图中帮贝贝找到“珍珠”老师祖国所在的位置(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本次科学考察从①地东部出发,沿图中箭头方向航行至中山站,先后经过的大洋为( ) (2)
A . 大西洋、印度洋
B . 印度洋、大西洋
C . 印度洋、太平洋
D . 太平洋、印度洋
(3)有关此次科学考察的情况,不可信的是( ) (3)
A . 考察时间可能为11月至次年2月
B . 考察期间遭遇了恶劣天气烈风、暴雨
C . 在大陆上看见成群的企鹅
D . 该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2、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 . 黄河站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C . 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量大
D . 甲岛上居住的因纽特人属白色人种
3、近年来南极洲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图a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和南极洲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每间隔2小时拍摄中山站一天的太阳运动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科考站均位于( ) (1)
A . 高纬度
B . 中纬度
C . 低纬度
D . 中、低纬度
(2)南极洲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 (2)
A . 东多西少
B . 南多北少
C . 沿海多内陆少
D . 内陆多沿海少
(3)南极旅游旺季是( ) (3)
A . 3-5月
B . 6-8月
C . 9-11月
D . 12-次年2月
(4)图b拍摄当天中山站的夜长约( ) (4)
A . 4小时
B . 8小时
C . 12小时
D . 16小时
4、恩克斯堡岛(见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该大陆上( ) (1)
A . 沙漠广布
B . 森林广布
C . 沼泽广布
D . 冰川广布
(2)恩克斯堡岛常年盛行东南风,五星红旗在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2)
A . 东南方向
B . 西南方向
C . 西北方向
D . 东北方向
5、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图为1979-2013年间北极9月海冰范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 (1)
A . 纬度高,气温低
B . 海拔高,光照强
C . 陆地广,风力大
D . 海域小,降水足
(2)1979-2013年间北极地区( ) (2)
A . 淡水资源增多
B . 海域面积减小
C . 陆地植物减少
D . 适航范围扩大
(3)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 (3)
A .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 . 改变极地生态环境
C . 大量捕捞海洋生物
D . 开采极地矿产资源
6、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都没有长期定居的居民
B . 都建立了科学考察站
C . 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 . 都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7、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的区域
B . 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
C . 南、北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多狂风、降水少
D . 企鹅和海象是南、北极地区共有的代表性动物
(2)我国在南、北极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图中距离黄河站(79°N,12°E)最近的地点是( ) (2)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8、读“沿赤道分割的纬线世界地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①代表的大洲是非洲
B . ②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
C . ③代表的海峡为马六甲海峡
D . 全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2)图中黑粗线划定区域表示某个板块则该板块( ) (2)
A . 全部都是由海洋组成的
B . 是亚欧板块
C . 边缘活跃内部比较稳定
D . 位置永不改变
(3)近年来赴极地科考旅游人数逐渐增多下列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3)
A . ④地气侯特点为终年温暖湿润
B . 游人在④地能看到成群的企鹅
C . ⑤地科考最佳时期为北半球冬季
D . 全球变暖对⑤地环境毫无影响
9、南极比北极干燥的原因是( )
①南极比北极纬度高 ②南极以陆地为主
③南极比北极风力强 ④南极比北极海拔低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10、下列对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自然环境原始
B . 固体淡水资源丰富
C . 矿产资源丰富
D . 陆地生物种类众多
11、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A . 北极熊
B . 企鹅
C . 磷虾
D . 鲸
12、近年来,南极旅游不断升温。据统计,2018年中国赴南极旅游人数达8149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 ) (1)
A . 11月至次年2月
B . 3月至5月
C . 6月至8月
D . 8月至10月
(2)对于登陆南极游玩,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2)
A . 南极有极昼现象,气温高,不需要携带保暖衣物
B . 南极野生动物缺乏食物,建议携带食物投喂企鹅
C . 南极多狂风,建议携带防风大衣
D . 南极多暴雨,建议携带雨伞和雨衣
13、有关南、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 . 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C . 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D . 去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应该选择在8月份
14、
2019年11月22日,搭载着第36次南极考察队225名队员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双双抵达中山站,开始进行大规模海陆空卸货作业,首次开启“双龙探极”任务。如图为南极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份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原因是此时南极( )
①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利于考察
②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③降水较多,可用水源充足
④正处“暖季”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图中科考站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2)
A . 长城站
B . 中山站
C . 昆仑站
D . 泰山站
15、去南极旅游,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 . 在科学考察站旗杆上留“到此一游”
B . 将生活垃圾装袋带回来
C . 在海豹栖息地,将幼崽带回家
D . 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大量捕食企鹅
16、 2019年12月3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雪龙2号”科考船,到达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完成下面小题。
(1)科考队员到达南极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是( ) (1)
A . 极夜现象
B . 企鹅在游泳
C . 因纽特人在捕鱼
D . 北极熊在散步
(2)下列行为利于极地保护的是( ) (2)
A . 大规模开采两极地区矿产资源
B . 大量捕杀极地海洋生物用于科研
C . 进行国际合作,保护极地生态环境
D . 科考为大量移民到两极地区做准备
17、北冰洋西北航线指从北大西洋进入北冰洋,再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因为自然原因目前没有通航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北极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西北航线目前并未通航,最可能的原因是( ) (2)
A . 该航线比原有的相应航线距离远
B . 该航线气温低,海水结冰期长
C . 该航线沿岸人口、城市少,需要运输的货物少
D . 该海域海洋权益存在争议
18、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均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南极观察站曾经记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高风速(12级台风的风速为33米/秒)。上述材料中体现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
A . “冰雪高原”
B . “风库”
C . “白色荒漠”
D . 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19、下图为南半球海陆分布图,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a国家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是羊毛和铁矿
B . b大洲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C . c大洲全部位于南寒带,是世界最大固体淡水分布区
D . d是德雷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20、造成南极洲气候酷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地表有巨厚的冰层
B . 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
C . 地形以高原为主
D . 地处高纬,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两极地区一直以来是人迹罕至且神秘的地区,是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是资源丰富的宝库,读两极地区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为北极点的是 ,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 。
(2)左图中代表亚洲的字母是_____。 (2)
A . A
B . C
C . D
D . E
(3)在南极地区有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据图判断,纬度最高的是 站,长城站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4)我国南极考察队在下列_____时间段去南极考察最适合。 (4)
A . 春节前后
B . 五一前后
C . 暑假期间
D . 国庆节前后
(5)在南极科学考察时,队员们随处可见的动物有 ,发现本区的气候特点有 。
(6)有关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6)
A . 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B .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使用
C . 科考时把垃圾埋在雪地下
D . 淡水资源缺乏
2、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读“北极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①处沿东北航线航行,终点为 洲。
(2)若夏季在两条航线上航行,乘客可能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
①可爱的企鹅 ②漫长的极夜 ③因纽特人在捕鱼 ④漂浮的冰山
(2)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3)
A . 北极地区都是海洋
B .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冷
C . 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D . 北极地区可大量建居民点,发展旅游业
(4)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都具有 、 、多狂风的特点。
3、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建成。系统建成后可以服务于全球各行业,也可以更好的为极地科考保驾护航。读图甲“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乙“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
(2)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3)图甲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4)图乙中,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选填“南”或“北”)移动,西宁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5)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号”在南极科考中功不可没,是因为它可以克服南极大陆的恶劣天气。
(6)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单选)。 (6)
A . 能为共享单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进行定位和导航
B . 能用于洪水监测、地震预报、环境监测
C . 有利于开展应急救援
D . 能为构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