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5分)(共23小题)
①净化了网络版权环境
②保护了相关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
③杜绝了侵犯公民知识产权的行为
④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
①增强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②增强辨别商品信息真假的能力
③索要购物发票,牢记保修、退换及维权时限 ④抵制电商直销,拒绝网络购物
(2)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③教育己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教育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可以稳就业,保民生,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
③能激发市场活力,增加百姓收入
④会增加市场管理的难度,是时代的倒退
①说明威海市在环境治理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②是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结果
③是由于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得益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施
①树立了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③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 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②可以增进友爱,促进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能迅速消除两地间的发展差距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祖国内地对澳门的大力支持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①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②热爱祖国,坚定理想信念
③锤炼品格,担当时代责任 ④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
①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职业准备
②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③可以使学生在未来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④便于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特点,为未来职业选择作参考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5分) 我的毕业季,是结来,更是新的开始。回首四年,我们用汗水书写青春,用创造见证成长,在逐步扩展的生活天地中,深入思考与自我、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承载使命,无愧担当。放眼未来,携手接力奋进,共同绘就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人生(共3小题)
漫长寒假中,某班学生通过“云课堂”就所见所感进行了交流,以下是两条点赞最多的发言。
【青春回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总有些同学选择将人生的希望点亮:有的坚守在平房顶、楼道里蹭网学习,有的在家人陪伴下走上雪山顶、悬崖边捕捉网络信号,有的虽身染病毒,静躺方舱医院,依然专注阅读,从容学习。他们如同一股清流,沁人心田。
【最美身影】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从平凡的快递小哥,到各行各业的志愿群众,都在倾力奉献。他们也是凡人之躯,却在危难关头选择了负重前行,以战斗的姿态肩负大担当,成为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给人们送来了温暖,为国家和民族守护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此,同城大讲堂的宣讲教师进行了一次普法“云讲座”。围绕讲座内容,师生各抒己见。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是否意味着它将取代宪法的地位?它与宪法究竟是什么关系?
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始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把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民利益放在至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宪法原则。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其中。
社会大课堂,处处皆育人。视野不断扩展的小静结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悟,制作了“家乡情·中国心·世界行”专题网页,以下是从中采撷的片段。
【寻根铸魂】 踏上红色研学之旅,走进成海红色教育基地,“我”切身感受到胶东大地曾经激扬的革命风采,体悟了这片热土曾经荡漾的家国天下的壮烈情怀,激活了蕴藏于心底的精神密码,锚定了立身处世的价值坐标。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根植内心,承载抱负,砥砺奋进! |
【命运与共】 疫情面前,14亿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凝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多国的无私援助让我们感受到跨越国界的支持与信任;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分享诊疗和防控方案,向150个国家提供援助,为全球合作抗疫树立了标杆。多国共同抗疫,让我们看到了唇齿相依的世界和负责担当的中国。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