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上1.1.1《我与社会》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有位诗人曾经这样吟唱:“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黄河、长江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树……”诗人用吟唱来比喻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是( )
A . 个人与社会毫无关系
B . 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
C . 离开社会,个人照样能生存和发展
D . 个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
2、中学生浩轩每天都会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他也经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会热点问题,并时常为社区建设提出好的建议。这说明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会更加( )
①认真学习 ②关心国家发展
③认为社会中只有美好的事物 ④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
A . 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B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 . 我们身份的确定主要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
D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4、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社会关系的类型包括( )
①血缘关系 ②地缘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校缘关系。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5、如果说社会是一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
A . 网上的一个结点
B . 漏网之鱼
C . 互不相干的个体
D . 一条线
6、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身份,学生、子女顾客…这些身份是通过________确定的。( )
A . 法律规定
B . 血缘关系
C . 社会关系
D . 传统道德
7、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这说明( )
A .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 . 我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
C . 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发展了
D . 我们需要的产品是由工人和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
8、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
A .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B .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 . 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9、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医生为我们尽心诊治,交警叔叔为我们安全提供保障……由此看出( )
A . 社会离不开个人为社会作的贡献
B . 中学生理应受到社会特殊关爱
C . 每个人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D .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0、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一个人在社会中只扮演一种角色
B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 . 人的成长是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 .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脱离社会
11、标准不同,社会关系的分类也不同。右图呈现的四组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来看,可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④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会有不同的社会身份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3、有位诗人说过:“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长江、黄河的浪花······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 个人与社会无关
B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 个人是社会的保障
D . 个人离开社会生存的更好
14、小明在《新闻联播》上得知,2019年8月13日至8月14日凌晨,大量示威者于香港国际机场非法集结,并禁锢、欺凌及殴打一名内地旅客及一名内地《环球时报》记者。对他们造成身心伤害。小明了解社会的途径是( )
A . 网络
B . 实地考察
C . 报刊
D . 电视
15、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华诞,到处都听到人们哼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血液,成为永远流传的经典。这首歌( )
①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绚烂多彩
②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③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感,关心国家发展
④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亲社会情感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1小题)
1、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张‘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张张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对此,小华却说:“个人游离于社会这张‘大网’之外也照样能够活得很好。”
小华的观点对吗?请你加以辨析。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社会关系建立基础有哪些?
(2)结合“拓展空间”,以“我”为中心,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并简单介绍一下。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形成于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发展的开端,而这种关系得到明确地提出和强调,却是控以来的事。它既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永恒主题,同时现实生活又把这一问题以及价值论或价值观的形式突出呈现出来。这使得真正直面现实问题,正本清源,进而讨论这一问题深层的存在论或历史观基础显得尤为必要。
(1)通过学习,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吗?
(2)置身于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这些身份属于哪种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