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恒口示范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B .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C . 我国与14个国家隔海相望
D . 那达慕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2、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人文特点。下列关于省级行政区叙述错误的是( )
A .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指的是广西
B . 秦晋之好中的“秦”“晋”分别指的是陕西和山西
C . 齐鲁大地中的“齐”指的是乌鲁木齐
D . 乐不思蜀中的“蜀”指的是四川
3、目前我国正从人口大国过渡到人力资源强国。下图是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B .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C .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我国人口实现了零增长
D . 实行计划生育只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2)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将导致( ) (2)
A . 老年人口减少
B . 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C . 青少年比重上升
D . 就业压力变大
4、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地形的“骨架”。太行山脉以西和以东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 . 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 .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近期,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穿秋裤”逐渐成为秋冬时尚。读我国2020年10月13日“秋裤指南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秋裤指南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1)
A . 从西向东递减
B . 从南向北递增
C . 南北温差大
D . 东西部气温相同
(2)我国冬季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偏北风,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是( ) (2)
A . 内蒙古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东南丘陵
D . 东北平原
6、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所处的温度带是( ) (1)
A . 暖温带
B . 中温带
C . 寒温带
D . 亚热带
(2)根据温度带,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作物熟制一般是( ) (2)
A . 一年三熟
B . 两年三熟
C . 一年两熟
D . 一年一熟
7、读长江和黄河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A .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B . 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C . 我国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向北流人大西洋
D . 一般来说,我国夏季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
(2)黄河的年径流量远远低于长江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B . 含沙量大
C . 中游几乎没有支流注入
D . 长度短,结冰期长
(3)长江和黄河都是我国重要的河流,长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3)
A . 有结冰期
B . 水能资源丰富
C . 含沙量大
D . 利于航运
8、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我国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 )
①分布广②种类多 ③春秋多、冬夏少
(1)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③
(2)我国春夏季节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 (2)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冬季风进退异常
C . 寒潮影响
D . 夏季风进退异常
(3)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措施不利于防灾减灾的是( ) (3)
A . 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B . 运用遥感卫星准确预报天气
C . 在北方建造防护林
D . 大量砍伐树木,用于家具制作
9、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宣传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耕地—东部少西部多
B . 林地—东北多西北少
C . 西部内陆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D .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丰富
(2)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符合可持续利用原则的是( )
①提高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②我国地大物博,可以随意消耗
③非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不断探索新资源
④严禁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0、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和各种运输任务。读我国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 . 分布均匀
C . 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 . 无规律可循
(2)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下列最适合铁路运输的是( ) (2)
A . 天然气由新疆运输至上海
B . 急救药从北京运往昆明
C . 台湾果农将水果运往福建
D . 大同的煤运往秦皇岛
(3)香港与祖国内地相联系的铁路线是( ) (3)
A . 京九线
B . 京沪线
C . 陇海线
D . 京广线
11、读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制糖厂要采购制糖原料,他们去东北平原主产区能采购到的制糖原料是( ) (1)
A . 甘蔗
B . 甜菜
C . 水稻
D . 玉米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 ) (2)
A . 长江
B . 冰川融水
C . 黄河
D . 南水北调
12、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1)
A . 水陆交通不便
B . 水资源短缺
C . 缺乏煤、铁等资源
D . 工业基础薄弱
(2)以北京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很多高新技术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北京生产制造的原材料丰富
B . 北京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C . 北京高校与科研院所集中
D . 北京地势低平,有利于建厂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根据我国行政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实行的三级行政区划是省—县—乡,共有个省级行政区;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位于省。
(2)A和B都是我国的内海,其中B是。图中C地区聚居的少数民族是,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3)与图中D省西南部接壤的国家是。
2、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读我国地形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山脉A是,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和丘陵为主。
(2)“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是我国(地形区)的写照,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3)图2中B是我国干湿地区中的,其植被类型主要是。
3、昆明被誉为我国的“春城”,气候适宜。读昆明气候统计图和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根据昆明的气候统计图,该气候类型是气候,其降水受到来自洋的夏季风的影响,该地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2)图2中A、B两地1月气温低于0℃的是,影响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生活在云南的小刘同学今年春节要跟父母去黑龙江过年,请问他们需要带哪些衣物?。
4、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需要我们好好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读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比例图和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 |
世界 |
中国在世界的位次 |
|
人均耕地 |
0.1公顷 |
0.36公顷 |
67位 |
人均林地 |
0.12公顷 |
0.9公顷 |
80位 |
人均草地 |
0.23公顷 |
0.76公顷 |
121位 |
人均河流径流量 |
2600立方米 |
11000立方米 |
88位 |
(1)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________。 (1)
A . 纸张
B . 水泥
C . 森林
D . 电灯
(2)我国可谓“地大物博”,其中“物博”指的是我国自然资源。
(3)针对表1中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的问题,保障自然资源的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阅读图2,北京和天津位于带,缓解这两地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5)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不利于合理开发与利用,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主要的措施是。
5、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土和农业发展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和②两地都是耕地为主的地区,但有明显差异,其中②地的粮食作物以为主,两地以一线为界。
(2)图2中A地以(农业类型)为主,其所在地区包括我国的两大牧区,分别是西藏牧区和。
(3)发展农业也要注意因地制宜,山地最适宜发展。目前,我国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请举出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例子。
6、读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是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他们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其中C是工业基地。
(2)图中连接我国B工业基地和C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线。就地理位置而言,和港澳毗邻合作的工业基地的名称是工业基地。
(3)假设A工业基地现有10吨钢材要运往D工业基地,若要考虑成本,应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4)为振兴A工业基地,你建议采取的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