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高,降水量也比南极地区大得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海拔更高 ②北极地区有人定居
③南极地区的厚厚冰层,具有反光作用 ④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更高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读“北半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环绕北冰洋各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 (1)
A . 北美洲、亚洲、欧洲
B . 非洲、亚洲、北美洲
C .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D . 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2)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 ) (2)
A . 中山站
B . 长城站
C . 黄河站
D . 泰山站
(3)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 )
A .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
B .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C . 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D . 北极地区居住人口多
3、 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高达 20.75℃的气温,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测得超过 20℃气温值。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西摩岛位于中国长城站( )
(1)
A . 东南方向
B . 西南方向
C . 西北方向
D . 东北方向
(2)近年南极地区的持续升温反映出( )
(2)
A . 海洋污染
B . 全球变暖
C . 土地沙化
D . 冰川融化
(3)下列应对南极地区上述环境问题措施可行的是( )
(3)
A . 禁食野味
B . 退耕还湖
C . 使用清洁能源
D . 减少鱼类捕捞
4、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各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下图示意部分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各国在南极洲科学考察站工作的时段主要集中在2月份,原因是该时段的南极洲( )
①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利于考察 ②正处“暖季”
③降水较多,可用水源充足 ④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图中位于南温带的科学考察站是( ) (2)
A . 中山站
B . 昆仑站
C . 长城站
D . 俄罗斯站
5、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酷寒、狂风、干燥
B . 纬度最高的大洲
C . 长城站地处北温带
D . 被称为“冰雪高原”
6、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
A . 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 .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 . 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 . 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7、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了南极酷寒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气温极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④受海洋影响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8、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考察时,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 )
A . 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
B . 酷寒的天气,导致考察队员冻伤
C . 随时会遭受白熊的袭击,意外受伤
D . 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9、南极地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了科学考察的宝地。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1)
A . 长城站
B . 中山站
C . 昆仑站
D . 黄河站
(2)近年来,极地地区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 ( ) (2)
A . 开凿冰山
B . 臭氧层空洞
C . 全球变暖
D . 火山活动
(3)在南极科考时最有可能看到( ) (3)
A . 北极熊
B . 企鹅
C . 长颈鹿
D . 牦牛
10、今年6月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气温超过往年平均水平至少5摄氏度。西伯利亚小镇上扬斯克6月20日报告出现38摄氏度高温天气,高出当地6月平均最高温18摄氏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对当地影响最大的动物是( ) (1)
A . 企鹅
B . 大象
C . 考拉
D . 北极熊
(2)下列为缓解全球变暖的建议,不可行的是( ) (2)
A . 积极开发新能源
B . 植树造林
C . 加强国界际合作
D . 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11、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如图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
A . 东北方向
B . 东南方向
C . 西南方向
D . 西北方向
12、2013年11月7日,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建立了我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一泰山站。历经一个月,雪龙号到达南极地区时,当地的季节是( )
A . 冬季
B . 春季
C . 夏季
D . 秋季
13、从阜阳去南极考察的科考队什么时间出发最好( )
A . 3月1日
B . 5月1日
C . 6月1日
D . 12月1日
14、南极科考队员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各朝着( )
A . 四个方向
B . 三个方向
C . 两个方向
D . 一个方向
15、近年来,我国去南极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已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完成下列小题。
(1)从图中推断,全球海陆面积比约为 ( ) (1)
A . 九分陆地一分海洋
B . 八分陆地二分海洋
C . 五分陆地五分海洋
D .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图中位于南极地区的是 ( ) (2)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 ( ) (3)
A .
B .
C .
D .




(4)下列在南极地区旅游的行为正确的是( ) (4)
A . 采冰留作纪念
B . 制作生物标本
C . 爱护极地动物
D . 随意丢弃垃圾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北极地区是指(纬线)以北的区域,该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2)图中 A 是(大洲),该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海峡。
(3)图中甲在乙的方向。丙岛的地理位置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岛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约为、经度位置约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4)北极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2、读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两幅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北冰洋与南极大陆相比,年均气温较低的是
(2)图中ABCDE五处,位于亚欧大陆上的是,位于大西洋上的是
(3)北极圈以北区域,有时候能见到“午夜太阳”奇观,如CD两处的北部地区,其中,C位于(国家),D位于(国家)
(4)从长城站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__________ (4)
A .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B .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C .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5)中国的两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和中山站,距离上海较近的是
3、目前,中国在南极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当地时间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图完成各题。
(1)据图可知,在南极地区我国五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纬度最高的是站。
(2)考察队员到达罗斯海新站附近后,最可能见到的景观是(_____)
A . 石油钻井林立
B . 原野鲜花盛开
C . 海面漂浮冰山
D . 北极熊悠然散步
(3)有利于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合理建议是 (_____) (3)
A . 禁止过度捕杀极地动物,全面禁止发展观光旅游业
B . 停止一切科学考察活动保护南极脆弱的自然环境
C . 在岩石上刻“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标语
D . 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将垃圾带回国进行处理
(4)科考队在南极考察中遭遇的恶劣环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