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共20小题)
1、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2、小玲对溶液酸碱性及pH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pH越小,碱性越强
B . 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
C . pH=0的溶液显中性,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紫色
D . 在pH=3的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
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 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4、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 )
A . 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B .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 .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 . 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6、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生成2.0gCO2气体
B . 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5g
C . 剩余8.0g固体为纯净物
D . 剩余8.0g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7、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含有C、H、O三种元素
B . 只含C、H元素
C . 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 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 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D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9、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白糖
B . 牛奶
C . 面粉
D . 植物油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 . 钢铁生锈
D . 水变成水蒸气
11、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 . O2
B . 2H
C . N
D . Cu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闻药品味道
C .
点燃酒精灯
D .
滴加液体




1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 . 原子比分子小
B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 .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14、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 . 化合物
B . 混合物
C . 单质
D . 纯净物
15、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这两步操作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 )
A . 玻璃棒
B . 铁架台
C . 蒸发皿
D . 烧杯
16、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生成O2的质量
C .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17、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B . 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
C . 金刚石可切割玻璃是其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 . 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B .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 .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19、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⑤⑥
D . ①②③④
2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 .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 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 . 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二、填空题(20分)(共3小题)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
(1)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一氧化碳用于金属冶炼,体现的化学性质是 ,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mol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约为 个(用科学记数法填空).
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1)
A . 河水
B . 自来水
C . 蒸馏水
D . 矿泉水
(2)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和过滤水中的杂质.
(3)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实验室中电解水(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5)下列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③表示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
(1)碳酸钙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 g,其物质的量是 mol.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三、简答题(20分)(共3小题)
1、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2) ℃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
(3)50℃时,KCl溶液的最大浓度(列式即可)为 ;
(4)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20℃后,没有 (“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 gKNO3结晶析出.
(5)现有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将该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析出了1g晶体,再恒温蒸发5g水后,又析出了2g克晶体,则保持温度不变,原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所需蒸发水的质量是 g.
2、(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K、K1、K2、K3为止水夹):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Ⅰ 、Ⅱ .
(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可选用 B 发生装置(填“A”或“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C和D装置相连接能制备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C和D装置,关闭K2 , 打开K、K1、K3 , 用试管①收集CO2 , 此收集方法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 (填“大”或“小”),该性质属于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石蕊试液最终呈 色,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粒子符号是 .
(4)收集满CO2后,关闭K1和K3 , 欲使CO2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应如何操作 ,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百分含量(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取一定量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请根据资料回答:
(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丙中的现象是 .
(2)要得出氧化铜样品的百分含量,需要准确称取的数据是 .
(3)根据以下原因计算,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3)
A .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 . 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C . 通入的氢气量不足
D . 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