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光伏智能道路是电动汽车的“流动充电宝”,它还能通过路面结冰检测系统,实时感知道路结冰情况,从而自动开启电力加热系统,及时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
据此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使用光伏智能道路后,城市交通状况改善最明显的城市是( ) (1)
A . 哈尔滨
B . 长沙
C . 海口
D . 广州
(2)光伏智能道路建设,对以下工业发展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 ) (2)
A . 石油工业
B . 汽车工业
C . 造船工业
D . 航空航天工业
2、
2020年10月13日19时左右,台风“浪卡”在我国某省沿海登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是( ) (1)
A . 马来西亚
B . 印度尼西亚
C . 文莱
D . 菲律宾
(2)台风“浪卡”经过的海域②是( ) (2)
A . 南海
B . 东海
C . 黄海
D . 渤海
(3)台风“浪卡”登陆的省级行政区③其简称是( ) (3)
A . 桂
B . 粤
C . 琼
D . 闽
3、下图为“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④处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1)
A . 高原
B . 平原
C . 丘陵
D . 盆地
(2)图中②处的地形区主要是( ) (2)
A . 东北平原
B . 准噶尔盆地
C . 青藏高原
D . 四川盆地
(3)图中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3)
A . 东高西低
B . 北高南低
C . 中部高,四周低
D . 西高东低
(4)该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 (4)
A . 全国夏季普遍高温
B . 东部地区降水较少
C . 南方地区受寒潮影响大
D . 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4、下图为“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各月最高气温和最大降水量分别出现在( ) (1)
A . 6月、7月
B . 7月、8月
C . 8月、9月
D . 6月、8月
(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2)
A .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 .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D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3)
A . 热带季风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下列城市中,与此气温、降水特点最吻合的是( ) (4)
A . 广州
B . 泰州
C . 拉萨
D . 北京
5、下图为“我国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四条河流中,属于国际性河流的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流域内有最大油菜作物分布的河流是( ) (3)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关于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4)
A . 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B . 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C . 冬季都会有凌汛现象
D . 水能资源都较丰富
6、下图为“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旱灾发生频次大于30的是( ) (1)
A . 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云贵高原
D . 青藏高原
(2)我国西部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主要原因是( ) (2)
A . 全年降水较多
B . 人口稀疏、城镇较少
C . 气温年较差大
D . 交通密集,经济发达
(3)关于甲、乙、丙三地旱情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甲地区经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 . 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旱情严重
C . 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
D . 三地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7、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图例①属于( ) (1)
A . 水田
B . 旱地
C . 林地
D . 草地
(2)从干湿区来看,图中②区域主要属于( ) (2)
A . 湿润区
B . 半湿润区
C . 半干旱区
D . 干旱区
(3)①区域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作物的熟制多为( ) (3)
A . 一年一熟
B . 一年两熟
C . 一年三熟
D . 两年三熟
(4)④区域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4)
A . 种植业
B . 畜牧业
C . 林业
D . 渔业
(5)甲、乙两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5)
A . 经济发展不同
B . 地形地势差异
C . 科技水平高低
D . 气候条件不同
8、下图为漫画《飞来的山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1)
A . 乱占耕地
B . 过度放牧
C . 土地污染
D . 水土流失
(2)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跨流域调水③保护耕地④兴建水库
(2)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9、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1)
A . 北方地多水多
B . 北方地多水少
C . 南方地多水多
D . 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存在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中,最可行是( ) (2)
A . 跨流域调水
B . 毁林开荒
C . 围湖造田
D . 放弃种植业
10、“渔光互补”是指将养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上面安装光伏组件,下面的水域里养殖水产品,形成“上发电下养鱼”的模式。光伏板可以起到给鱼塘遮阳,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质等作用。下图为我国某村的“渔光互补”项目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 ) (1)
A . 所用资源不可再生
B . 可持续稳定发电
C . 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D . 地区的适应性强
(2)“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优势不包括( ) (2)
A . 提高渔业产量
B . 一地两用绿色环保
C . 减少水分蒸发量
D . 建设成本高
(3)最适宜推广“渔光互补”项目的地区为( ) (3)
A . 黄土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塔里木盆地
D . 珠江三角洲
11、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代表的工业基地是( ) (1)
A . 长江三角洲
B . 京津唐
C . 珠江三角洲
D . 辽中南
(2)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2)
A . 矿产资源丰富
B . 劳动力缺乏
C . 交通运输不便
D . 毗邻港澳
(3)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是( ) (3)
A . 先污染,后治理,优先发展经济
B . 扩大采矿规模,增加经济效益
C . 淘汰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D . 大力发展轻工业,控制重工业生产规模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是目前世界最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
(1)该输气管道首先连入我国境内的省,然后途经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最终到达长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该城市的简称是。
(2)天然气选择用管道运输,其最大的优点是。(至少两点)
(3)我国将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直送到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主要原因是(写两点)。
2、下图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线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该线大致与我国mm年等降水量线相近。MN界线以西是我国的主要牧区,甲是牧区,乙是牧区。
(2)①②商品粮基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其熟制为一年熟。
(3)读图可以看出,我国商品粮基地大多分布在流域,⑨商品粮基地区的糖料作物主要是。
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安徽省、和上海市。
(2)京沪高速铁路南北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基地和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基地。
(3)暑假期间,小明乘坐京沪高铁,途径山东省境内看到我国第二长河即,该河流最终注入海。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产区逐步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主要由于这里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少,棉花品质优良,单产较高。下图为“我国棉花主要产区示意图”。
(1)我国的棉花产区分为东部棉区和西部棉区。东部棉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中下游平原地区,西部棉区主要分布在。
(2)东部棉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业。
(3)图中所示的沟通两大棉区的铁路干线是线和兰新线。
(4)东、西部两大棉区中,发展潜力最大的是;你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