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 21% B . 78% C . 1% D . 80%
2、属于浊液的是(  )


A . 糖水 B . 盐水 C . 油水 D . 汽水
3、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电解水实验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C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 水具有分散性因此沿海城市的昼夜温差较小
4、紫薯中富含的硒被誉为“抗癌大王”,这里的“硒”是指(  )
A . 元素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单质
5、氯化钠的焰色反应为(  )
A . 紫色 B . 蓝色 C . 黄色 D . 红色
6、以下固体为白色的是(  )
A . 氯酸钾 B . 硫粉 C . 氧化铁 D . 二氧化锰
7、二硫化硒(SeS2)可用于治疗头屑等多种疾病,其中S为﹣2价,则Se化合价为(  )
A . +2 B . ﹣2 C . +4 D . +3
8、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冰与干冰 B . 汞与水银 C . 氧气与液氧 D . 金刚石与石墨
9、书写错误的化学式为(  )
A . 氦气:He B . 氧化铁:FeO C . 氢氧化钾:KOH D . 碳酸:H2CO3
10、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2H2O”的是(  )
A . B . C . D .
11、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 CaO+H2O→Ca(OH)2 B . 2H2O→2H2↑+O2 C . 4Fe+3O2 2Fe2O3 D . Zn+HCl→ZnCl2+H2
12、在反应:CO+CuO Cu+CO2中,氧化剂是(  )
A . CO B . CuO C . Cu D . CO2
13、以下各主题知识的整理完全正确的是(  )


A

环境保护


B

生活常识

废旧电池﹣﹣随意地丢弃

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燃气泄漏﹣﹣开排风扇

人体缺铁﹣﹣引发贫血


C

反应类型


D

性质用途

盐酸除铁锈﹣﹣置换反应

煅烧石灰石﹣﹣分解反应

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

木炭有吸附性﹣﹣净化水

A . A B . B C . C D . D
14、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15、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 . 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 . 方法错误,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 .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错误
16、能达到实验目的方案是(  )
A . 除去CO2中的CO﹣﹣点燃气体 B . 干燥氧气﹣﹣通过足量无水硫酸铜 C . 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溶解、过滤、蒸发 D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17、关于①、②两组对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比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

②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A . 两个实验方案设计均合理 B . 实验①中可观察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实验②中右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D . 实验②反应后向右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可观察到冒气泡
18、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 . 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C .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两种沉淀 D . 丙物质可能是氧化钙
19、某露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60%,向10g干燥剂中加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  )
A . 加入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 . 生成CaCl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C . 此包干燥剂的组成可能是CaCO3 D . 干燥剂的成分可能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
20、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添加酒精 C . 存放酒精灯 D . 加热碱式碳酸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共4小题)

1、现有四种物质:熟石灰、甲烷、硝酸钾、二氧化硫,请用化学式填写:

①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③可作复合肥的是      

④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2、大蒜中的大蒜素(C6H10S2)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大蒜素属于      (填“有机物”、“无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0.1mol大蒜素中约含有      个大蒜素分子,0.1mol大蒜素的质量为      g.
3、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g/100gH2O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100g水;

②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

③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1)甲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u、Fe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如乙图所示,将甲图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滤液中一定没有CuSO4 B . 滤渣中一定没有Mg、Fe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Fe
(3)在丙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填序号).

三、简答题(共20分)(共3小题)

1、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      (填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      (填编号);
(4)图G是收集M气体的实验装置,据此可推测出M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序号). (4)
A . M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B . M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 . M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 D . M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2、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

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实验A和B可以作为参照,其目的是      

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④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中和0.05mol的无水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需要      g氢氧化钠固体.

3、兴趣小组在研究溶液的酸碱性时发现,Mg与NH4Cl溶液(酸性)反应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 , 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NH3和HCl常温下会生成NH4Cl   固体;NH3、HCl极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①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含有硝酸的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      ,说明该气体中无HCl.

②为了探究NH3和H2是否存在,又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Ⅰ.A中观察到      ,证明有NH3

Ⅱ.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      ,证明有H2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H3和H2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无需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