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长江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居首位的是( )
①流域面积 ②流程长度 ③含沙量 ④年径流量 ⑤结冰期 ⑥水能蕴藏量
①流域面积 ②流程长度 ③含沙量 ④年径流量 ⑤结冰期 ⑥水能蕴藏量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④⑥
C . ②③④⑥
D . ③④⑤⑥
2、“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这些描绘我国大江大河的诗歌,表明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与自然环境的哪方面有关
A . 我国的地势特点
B . 我国的位置特点
C .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D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3、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石油
B . 铁矿石
C . 水能
D . 煤电
4、下列四省不是沿海省份的是( )
A . 河北
B . 安徽
C . 浙江
D . 广东
5、在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儿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 . 中国最北地区位于北寒带
B .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
D . 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6、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下列有关我国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利于在短期内解决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B . 政策实施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C . 有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D . 近十年内青壮年劳动力将迅速增加
7、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众多的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B . 人口众多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C . 我国人口众多,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D .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8、318国道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读318国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318国道②路段比①路段沿线地区( ) (1)
A . 平均海拔高
B . 年均温低
C . 聚落规模小
D . 年降水量多
(2)在成都以西路段,沿途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2)
A . 高山族
B . 藏族
C . 蒙古族
D . 傣族
9、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
B . 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C .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D .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10、下列盆地、平原与其别称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B . 东北平原——“鱼米之乡”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天府之国”
D . 准噶尔盆地——“聚宝盆”
1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①以亚热带气候为主②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③气候复杂多样④季风气候显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2、根据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哪句话是描述四城市共同气候特征的( ) (1)
A . 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B . 终年高温多雨
C . 雨热同期
D . 气温年较差小
(2)图中四城市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2)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丙甲乙丁
D . 丁丙乙甲
13、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一地区不同的自然灾害不会连续发生
B . 台风灾害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C . 东部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D . 低温冻害的影响范围超过洪灾的影响范围
14、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 . 人口总量增长,人均不足
C . 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D . 自然资源总量不变
1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1)
A . 草地
B . 旱地
C . 林地
D . 水田
(2)该景观主要分布在( ) (2)
A . 华北平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柴达木盆地
16、“花开人来,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读蜂农东线放蜂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1)
A . 公路运输
B . 内河航运
C . 铁路运输
D . 航空运输
(2)安徽、江西、广东等地油菜花开的季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海拔高低
B . 海陆位置
C . 纬度位置
D . 人为因素
17、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③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8、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②两地的能源都十分丰富③两地加工制造业都靠近原料产地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⑤两地均位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⑤
19、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②高新技术开发区往往人才资金密集③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的政策支持④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山脉),注入海,支流甲是(河流)。图中乙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
(2)黄河水滋养着沿岸的人民,图中①和②地区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平原,②是平原。
(3)黄河上游资源丰富;黄河中游,流经地区严重(生态问题);黄河下游,初冬和初春时期,河流A山东段常发生现象,易导致河水泛滥和河堤决口。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4)简述黄河流经郑州地区的水文特征。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B,C,D。
(2)从图中可看出乌鲁木齐属于(季风区、非季风区)。
(3)图中数码代表影响我国的(季风)。①为季风,来自洋;②为季风,来自洋。
(4)我国夏季气候特点是,对农业生产有利。但是降水受季风活动影响,季节分配,且年际变化,易发生灾害。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①为,其东侧的地形区为。
(2)图中山脉②为,其东侧的地形区为,山脉③是。
(3)图中山脉⑤为,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毫米。
(4)图中山脉⑥为,⑦为。
(5)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位于盆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的盆地是。(填字母)
4、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以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熟制为。图中乙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为。海口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熟制为。
(2)写出铁路线名称①,②,③。
(3)地理事物A和B是南北重要的分界线,其中B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