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跨省际区域 单元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与一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吻合(   )

A .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B .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C .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D .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2、淮北市努力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食品产业已成为淮北市地标准性的名词.2014年度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90亿元,同比增长24.3%,淮北市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3、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  )

A .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 .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 .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 .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4、关于北方地区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黄土高原以南 B . 东临渤海和东海 C .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西 D . 秦岭﹣淮河以北
5、

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因纬度位置、海拔和海陆分布等自然地理因素不同,造成地区之间自然差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我国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为西北地区 B . 乙图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 . 丙图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D . 丁图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6、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标准是(  )

A . 根据气候特征 B .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特点 C . 根据干湿程度 D . 根据气温差异
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确定界限①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B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D地区调水至C地区 C . 横断山﹣祁连山是A地区与D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D . 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A地区和B地区
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回答下题.

(1)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  )

(1)
A .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C . 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 .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2)
A . 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B . 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C .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3)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
A . 地形 B . 水源 C . 土壤 D . 气候
9、如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旅游景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    )

A .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 .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D . 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10、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的两景点所在的地理区域分布是(    )

A .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B .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C .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D .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11、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盐城位于(  )

(1)
A . 甲地区 B . 乙地区 C . 丙地区 D . 丁地区
(2)对四地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甲地区: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B . 乙地区: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 . 丙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D . 丁地区:区域特征是“高”和“旱”
12、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 . 巫山——长江一线 B .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C . 秦岭—淮河一线 D .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13、下列图中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对应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4、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 气温与降水 B . 地形与气候 C . 风俗习惯 D . 经济发展程度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青藏地区代表性的农作物品种是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独立为一个单元的主导因素是         .

3、将下列地形、自然景观与所在自然区相匹配

自然区:                    地形、自然景观

A.西北地区               a.华北地区,一望无际的“青纱帐”

B.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山清水秀、绿野芳菲

C.北方地区               c.塔里木盆地、沙漠起伏绵延

D.南方地区               d.唐古拉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每年春季,我国东部地区都要遭受几次沙尘暴或者扬沙天气的影响。沙尘暴或扬沙天气的沙源地是图中的      地区(填序号),该地成为沙源地的主耍自然原因是      

(2)图中④地区土地利用方式是      ,①地区土地利用方式是      

2、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③地区和④地区的分界线是 .   
(2)甲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是典型的 气候.   
(3)图乙所示区域因为海拔高,素有“ ”之称,该区域位于我国的第 阶梯.   
(4)图丙中A﹣B河段为黄河的 (上.中.下)游河段,黄河流经该段时含沙量急剧增加,原因是  .    
(5)图丙中山脉K为
(6)甲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6)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海拔因素
3、读图完成下题
(1)某省级行政区被简称为“苏”,其行政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1)
A . “B”区域 B . “C”区域 C . “D”区域
(2)确定图中“D”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地势地形 B . 人口分布 C . 民族政策
(3)四大地理区域差异非常明显,生活习俗各有特色,其中“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丘陵平原广布,树木四季常绿,河流汛期长,流量大”该区域为图中字母(  )所在的区域,而且该区域(  )            (3)
A . C;人口密集,民房多为平顶房,陆路运输普遍,摘棉花、骑骆驼、搭帐篷 B . 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缺水严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有南水北调工程 C . C;以稻米为主食,小桥流水人家,园林广布,民歌曲调温柔,吃粽子、带斗笠
(4)图中通过②处的界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选出概括最全面的选项(  )
a.1月份0℃等温线 b.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e.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4)
A . abc B . abde C . abe
(5)图中③所在地区(  ) (5)
A . 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B .  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 C . 林海雪原的景观经常出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跨省际区域 单元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