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0年9月15日,美国对我国华为手机的芯片段供新禁令正式生效,此时,国产芯片已经开始快速发展。截止到今年七月份,国内总共生产了接近1400亿颗芯片。读我国主要省区 芯片的产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 ) (1)
A . 重工业
B . 高新技术产业
C . 传统制造业
D . 轻工业
(2)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 (2)
A . 环渤海地区
B . 珠江三角洲地区
C .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 陕甘宁地区
(3)新一代“中国芯”的研发将( ) (3)
A . 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例新
B . 降低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
C . 发挥我国劳动力数量丰富的优势
D . 使发展中国家之间联系逐渐减少
2、古人善观自然,寄情于物,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与绝句。读古诗句回答下列小题。
(1)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看,“春风”应指( ) (1)
A . 春季风
B . 夏季风
C . 秋季风
D . 冬季风
(2)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地理视角分析我国地势特征是( ) (2)
A . 东高西低
B . 西高东低
C . 南高北低
D . 北高南低
3、
2020年10月13日19时20分左右,第16号台风“浪卡”在省③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是( ) (1)
A . 马来西亚
B . 印度尼西亚
C . 文莱
D . 菲律宾
(2)台风“浪卡”经过的海区②是( ) (2)
A . 南海
B . 东海
C . 黄海
D . 渤海
(3)台风“浪卡”10月13日19时20分登陆的省份是( ) (3)
A . 桂
B . 粤
C . 琼
D . 闽
4、在我国西南边陲有一处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游客在该地可以观赏到以下景观。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该旅游胜地位于( ) (1)
A . 贵州
B . 四川
C . 云南
D . 广西
(2)图中景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2)
A . 彝族
B . 傣族
C . 壮族
D . 高山族
(3)我国共有民族( ) (3)
A . 55个
B . 56个
C . 57个
D . 58个
5、读下列铁路枢纽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A、B中的铁路枢纽分别是( ) (1)
A . 哈尔滨、徐州
B . 天津、郑州
C . 北京、株洲
D . 沈阳、兰州
(2)在图B枢纽处相交的铁路线是( ) (2)
A . 陇海线和宝成线
B . 京广线和陇海线
C . 包兰线和兰新线
D . 京沪线和京哈线
6、“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暴发后,全国各地“搬家式”支援湖北省的抗疫工作,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支援武汉的部分物品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湖北省( ) (1)
A . 简称是“湘”
B . 省会是武汉
C . 位于我国的西南
D . 临近海洋
(2)图中物资与其产地简称对应的是( ) (2)
A . 蒙——羊肉
B . 桂———脐橙
C . 新——牦牛肉
D . 藏——马铃薯
(3)从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 ) (3)
A .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B . 螺蛳粉的主要原料是小麦
C . 脐橙比苹果更喜凉
D . 马铃薯需要湿热的生长环境
7、下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省是( ) (1)
A . 青海省
B . 西藏自治区
C . 云南省
D . 广西壮族自治区
(2)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 (2)
A . 塔里木河
B . 雅鲁藏布江
C . 淮河
D . 长江
(3)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 (3)
A . 雨水
B . 冰川融水
C . 地下水
D . 土壤水
8、截止 2019 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其中,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明只需10 小时,两地朝发夕至,站站美景,被誉为目前中国最美高铁线。如图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具有( ) (1)
A . 速度最快
B . 价格便宜
C . 土地占用少
D . 能耗高
(2)沪昆高铁途经( ) (2)
A . 河西走廊
B . 大漠戈壁
C . 云贵高原
D . 四川盆地
9、资源能源和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中国环境报》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遍布烧烤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于是向社会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炭火烧烤破坏的主要资源是( ) (1)
A . 耕地资源
B . 矿产资源
C . 森林资源
D . 水资源
(2)炭火烧烤对环境的直接不良影响是( ) (2)
A . 大气污染
B . 水体污染
C . 土壤污染
D . 垃圾污染
(3)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关于这种绿色出行评价不正确的是( ) (3)
A . 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B . 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
C . 占用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
D . 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
10、“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时南北方穿衣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1)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类型
D . 人类活动
(2)据图分析,此时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 (2)
A . 从北向南递减
B . 南北温差大
C . 从西向东递减
D . 东西部气温相同
(3)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原因是( ) (3)
A . 我国纬度位置很低
B .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气温升高
C . 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增多
D . 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
11、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海绵城市主要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是指( ) (1)
A . 滑坡
B . 寒潮
C . 洪涝
D . 地震
(2)迁安大力推行“海绵城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
A . 降水集中在夏季
B . 地震活动较频繁
C . 地形起伏比较大
D . 河流湖泊较稀少
(3)下列不属于迁安打造“海绵城市”措施的是( ) (3)
A . 建造下沉绿地
B . 建设湿地公园
C . 提倡围湖造田
D . 完善排水系统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C是(山脉),N是(岛屿)。
(2)写出地形区的名称E是G是K是 。
(3)写出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山脉名称————横断山脉。
(4)据图概况我国地形特征 。
(5)鸿雁生长和繁殖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_____) (5)
A . 青藏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6)推测鸿雁大规模“北归还”的时间大约为(_____) (6)
A . 10-11月
B . 12-1月
C . 4-5月
D . 7-8月
2、读“中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②③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线是(填数字代码)。
(2)《晏子春秋》记载∶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南橘北枳”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应遵循的原则是。依据此原则,在 A 山区一般发展业。
(3)甲区域耕地类型主要为。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由青岛运往海口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
(4)图示区域内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甲乙两地区中,地区水资源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5)乙区域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附近分布着我国特大型的钢铁企业--宝山钢铁。试从市场和交通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
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源头接近,双河携手从第一级阶梯走来,构成“双河结构”。在上游和中游分道扬镳,黄河北上画“几”字,长江南下写大“V”,在下游和入海口又开始接近,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影响着中国的地理环境。为更好地了解长江、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杂志社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双河之旅。
(1)考察组在河源用无人机拍到某山地北坡,一道道泉水汨汨流淌,组成一片片小湖,最终汇入黄河源头;该山脉南侧,同样是一片片小湖,最终汇入长江源头。推测该山脉名称是
(2)长江、黄河流经了众多省份,其中共同流经的是、两省(填简称).
(3)考察组发现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严重,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4)考察组在黄河干流(上游/中游/下游)河段看到多个水电站,据此判断该河段是__ (从地形地势、流速2方面说明)。
(5)考察组在宁夏平原考察,该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虽不足200毫米,但有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和现代化生态灌区,被称为“塞上江南”。
宁夏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6)考察组发现黄河中游流经高原,河流泥沙含量大。请你帮助他们寻找解决措施(写出2点即可)
(7)考察组在河流入海口附近考察时发现,黄河有凌汛现象。请你帮其分析凌汛发生的条件,,举例说出我国发生凌汛的河流还有(写出1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