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同步试卷(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表格中的时事相对应体现法律特征的顺序是(    )

时事

我国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

2018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公共图书馆法

重庆市委原书记孙政才因犯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2、针对“霸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铁路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旅客列车常见警情处置指引》。据此,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果断出手,一批“座霸”被拘留,有的还被列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黑名单”并被限制乘坐火车。惩治“霸座”等不文明行为(    )

①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

②保障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

③能有效规范乘客的乘车行为

④可以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这说明(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 B .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 . 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约束力 D . 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的决定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33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    )
A . 对人们的行为起保护作用 B . 禁止公民做慈善 C . 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 D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 .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6、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这体现了(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 法律维护了我们生活的社会秩序 D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7、黄某以“民族资产解冻”为由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诈骗数额巨大,被凌云县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该案件判决体现了(   )
A . 罪行法定原则 B . 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C . 无罪推定原则 D .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8、我国即将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它由_______保证实施。(   )
A . 社会舆论 B . 教育力量 C . 国家强制力 D . 行政力量
9、2019年5月13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财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受贿案,对被告人张少春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万元。材料表明(   )
A .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B .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C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是因为(     )
A .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 .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C . 法律代表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D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11、“法律是跟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2、“未成年人不得有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以上规定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A .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 对未成年人的行为有保护作用 C . 对未成年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D .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3、2019年1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重磅”消息:“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由此我们可知(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法律主要用于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

④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14、下列属于法律的作用的是(   )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③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

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5、2020年1月27日,江苏徐州网友“刚子”在微信群发言称“宁愿疫情扩散,死上千人,也不愿看到科比离开世上的消息”。当天,“刚子”涉嫌寻衅滋事被徐州警方行政拘留7日。这说明我国法律(   )
A .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 规范人们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C . 体系已经非常完备 D . 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材料二:在北京西三环紫竹院公园旁的高楼顶上,一处空中楼阁赫然挺拔。在这栋26层塔楼的顶层,业主张某建起了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两层别墅,别墅中有山有水有花草、有游泳池……别墅的建设严重的干扰了居民生活,噪音污染、漏水、断电……还担心,遇到楼顶假山石头脱落,威胁生命安全。面对居民的担心和交涉,业主张某“牛气”的说:“我既然敢住这儿,就不怕你们告”。执法部门接到举报后,经调查空中别墅为违章建筑,限期15日内拆除。“最牛违建”最终被拆,居民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新闻1+1》在报道此事件时提到:法律面前谁也没有最“牛”的权利

(1)习主席的讲话和材料二中“最牛”违章建筑被拆除,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什么原则?
(2)结合习主席的讲话和“最牛违建”的被拆除,谈谈你对“法律面前谁也没有最牛的权利”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说明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2、小强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所以进入初中刚读完一学期,他的父亲就坚决让他停学,令他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而当老师家访做小强父亲的工作,说到“阻止子女上学是违反法律的”时,小强的父亲十分恼怒地说:“什么法律不法律,在我的家里,我的话就是法律!小强听我的话就是遵守法律!”

请问:小强父亲的话是法律吗?为什么?

3、根据所给材料,分别写出法律的特征。

材料

法律特征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强制力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輿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同步试卷(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