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下列河流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 )
A . 长江
B . 黄河
C . 海河
D . 塔里木河
2、针对我国人口多、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我们倡导“节约资源、减少能耗”的低碳生活, 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
A . 在家里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B . 坚持一水多用
C . 出行时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 . 节约每一张纸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 .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 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C . 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D . 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4、冬季,北方大批“候鸟”老人来海南过冬,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洋流因素
5、我国的领海宽度及管辖的海域面积约是( )
A . 36海里 300万平方千米
B . 24海里 250万平方千米
C . 12海里 300万平方千米
D . 12海里 960万平方千米
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B . 我国有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
C . 有6个陆上邻国和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D .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
7、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图汽车牌照显示该车的属地为( )
A . 四川省
B . 上海市
C . 重庆市
D . 陕西省
8、海南省的作物熟制是( )
A . 一年一熟
B . 一年二熟
C . 一年三熟
D . 二年三熟
9、某电视台要拍摄一部“中国海疆万里行”的风光纪录片,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该摄制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达到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 . 辽宁、广西
B . 辽宁、海南
C . 黑龙江、广西
D . 海南、辽宁
10、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③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1)
A . 广州
B . 济南
C . 昆明
D . 石家庄
(2)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显著的是(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1、下图为2010年我国四个省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1)
A . 广东省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 河南省
D . 西藏自治区
(2)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 ) (2)
A . 基数大
B . 增长速度快
C . 老龄化严重
D . 地区分布不均匀
12、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连线正确的是( )
A . 那达慕大会—黎族
B . 泼水节—傣族
C . 雪顿节—满族
D . 开斋节—壮族
13、我国地势特征是( )
A .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 . 南高北低
C . 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 . 地势地平
14、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夏季普遍高温
C . 季风气候显著
D . 季风区内雨热同期
15、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 . 黑龙江省漠河地区
B . 海南岛
C . 青藏高原
D . 准噶尔盆地
16、读图,“人民币上学地理”。依据第五套人民币20元和50元回答问题。

上图示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
A . 壮族、藏族
B . 高山族、满族
C . 苗族、回族
D . 傣族、蒙古族
17、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规律是( )
A .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B . 由东向西递减
C .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 . 由南向北递减
18、我国东部地区水和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 . 南方地多水少
B . 北方地少水多
C . 北方地多水少
D . 南方地多水多
19、从干湿地区划分来看,海南省属于( )
A . 湿润地区
B . 半湿润地区
C . 半干旱地区
D . 干旱地区
20、下列关于我国河流、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 . 珠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C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湖泊,它是一个淡水湖
D .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1、在台风影响下,海南山区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 . 地震
B . 泥石流
C . 寒潮
D . 海啸
22、下列以秦岭—淮河为界的是( )
A . 热带和亚热带
B .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C . 中温带和暖温带
D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23、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根本原因是( )
A .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B . 人为填土
C . 地层上升
D . 渤海带来沙土
24、下列自然资源组合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土地、煤炭
B . 水资源、石油
C . 森林、核能
D . 花岗岩、天然气
25、 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 (1)
A . 耕地
B . 草地
C . 林地
D . 难以利用的土地
(2)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2)
A .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 .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 .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 .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3)根据土地资源的国情,我国确定的基本国策是( ) (3)
A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 . 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C .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26、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下列工程比较合理解决的是( )
A . 海水淡化
B . 大量开采地下水
C . 兴修水库
D . 南水北调
27、读下表,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我国某土地资源构成标表
类型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其他 |
比重 | 7.1% | 15.7% | 48.23% | 28.97% |
A . 种植业
B . 林业
C . 渔业
D . 畜牧业
28、下列交通方式中,能从门到门的是( )
A . 航空
B . 铁路
C . 水路
D . 公路
29、下列属于重工业的是( )
① 钢铁厂 ② 食品厂 ③ 机械厂 ④ 服装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30、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 )
A . 自然资源丰富
B . 劳动力丰富
C . 科技力量雄厚
D . 位置优越
31、下列不属于我国气候主要特征的是(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季风气候显著
C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 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我国农业发展区域图和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地耕地类型以为主,乙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丙地的耕作制度(熟制)是,丁地糖料作物以为主。
(2)根据左图判断,我国西部地区可利用土地类型主要是。
(3)右图中序号表示的工业基地名称
③工业基地④工业基地
(4)右图中,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为(填序号),本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至少写两点)。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
高原:③
盆地:⑤
平原:⑥
邻国:乙海域:D
(2)图中④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上。
(3)秦岭—淮河一线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及一月℃等温线一致。
(4)在图中找到黄河,并用黑笔描绘加粗。
3、读“我国部分铁路图”和“我国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左图中铁路线名称
A. B. D
(2)结合左图,乘坐火车从广州前往兰州旅游,最便捷的铁路干线依次是和(填字母),两线相交的枢纽③为。
(3)从温度带看,右图中①处是带。
(4)从气候特征看,右图中③处气候特征是(结合图作答)。
(5)从气候类型看,右图中,④处是气候,⑤处是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