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2《合理利用网络》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共8小题)

1、2019年春节集五福的活动将于1月25日开启,一直持续到2月4日。九年级张晓受同学邀请拿着手机,天天早起扫福,还在同学群里求沾福卡,借机玩游戏,结果沉迷其中,这段时间几乎没看书学习。这警示我们(    )

①要合理利用现代媒介,服务于学习与生活

②正确把握好奇心,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③沉迷网络游戏危害大,远离网络

④克服盲目从众,提高自控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因此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也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网络交友、求职、购物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微信也成为了“危信”。为此,青少年应该(    )

①远离微信,过没有网络的日子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④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中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现象日益普遍,同时手机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中学生中传播,对此,未成年人应(    )

①尽量远离不良诱惑,培养高雅情趣

②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坚决拒绝不良网站,以免受到侵害

④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克服好奇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抖音用户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本应用于学习的时间在无限刷屏状态下被消耗殆尽。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明辨是非,正确对待新生事物②提高自控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

③防微杜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④远离互联网,避免不良影响

A . ①②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
5、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

①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远离网络,远离是非

③增强抵刺不良诱惑的能力

④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6、网上购物准备付款时,电脑屏幕弹出一个窗口,大意是只要点击窗口提供的链接购买,就可便宜一半。这时怎么办?下列四种想法,最正确的是(   )
A . 好消息,分享到QQ群 B . 赶快下手,真划算 C . 先放到收藏夹,以后再买 D . 这是陷阱,要警惕
7、小华看到身边不少人都在玩各种小视频,于是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些热门视频APP,每天都花大量时间随手拍,沉迷其中。你对小华的评价是(   )

①盲目从众的表现

②庸俗的生活情趣

③没能合理利用现代媒介

④缺乏法律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8、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了“不移动”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4岁至6岁的城市儿童有一半会上网,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易产生“屏幕依赖”,成为“屏奴”。面对“屏奴”低龄化,我们应当(   )
A . 想方设法限制孩子上网和游戏 B . 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玩耍需求 C . 正确引导让孩子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 . 因势利导让儿童成为电脑高手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共7小题)

1、传播网络正能里,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不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A . 提高媒介素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B .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 利用网络平台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D .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立刻转发
3、有人说,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默。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除了靠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外,更需要广大网民对正能量加以褒扬,用点赞的方式给予肯定。这启示我们(    )

①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不做沉默的网民,尽情行使言论自由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做有正义感的网民

④以实际行动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4、下列使用网络的做法,属于遵守道德和法律的有(    )

①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

②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④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下图漫画中的内容要求中学生应该(    )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6、安徽向日葵青年志愿者团队,于今年5月在网络上发起了一场名为“众筹爱心饭盒——让孩子们不再饿着肚子上课”的爱心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网络爱心筹集,筹得了近2000个饭盒。此外,志愿者们用募集到的爱心善款为孩子们买了价值5000元的文体用品。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利用网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注重传播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7、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散布传播网络谣言就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

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正确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三、材料探究(共4小题)

1、材料: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一例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行为。
(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路大环境亦被污染。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3、某中学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该校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围绕“抵制网上不正之风”进行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相关内容。
(1)【确定主题】请你为此探究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深度分析】网络谣言危害社会稳定,我们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3)【自觉行动】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不健康内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八年级二班班委会打算以“合理利用网络”为主题,向全校学生发出一份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
4、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终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客缓。

    2018年2月,中宣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开展针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的集中专项行动。2018年4月,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速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1)根据材料,请你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怎样正确利用新媒体?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2《合理利用网络》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