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3《善用法律》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共8小题)
1、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正确的做法( )
A . 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 . 要求退学,外出打工
C . 立即还手,以暴制暴
D . 运用法律,依法维权
2、诉讼途径即是打官司,下列不属于诉讼途径的是( )
A . 投诉调解
B . 刑事诉讼
C . 民事诉讼
D . 行政诉讼
3、我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称为( )
A . 法律援助
B . 司法保护
C . 社会救助
D . 法律保障
4、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订单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上述侵权现象,我们应该( )
①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
②求助法律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法律救济,诉至人民法院
④学会宽容理解,不必费力交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初中生小迪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可小迪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这时小迪应该懂得( )
A . 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 . 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C . 只能采用协商的方法解决
D . 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解决
6、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 )
A . 忍了吧,再换一份工作
B . 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
C . 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D . 利用网络平台散布不实言论
7、村民胡某曾与村委会签订承包本村鱼塘十年的合同,三年后因效益较好,村委会强行终止合同,胡某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 )
A . 刑事诉讼
B . 民事诉讼
C . 行政诉讼
D . 刑事自诉
8、法律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在以下生活情境中,最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是( )
A . 父亲以佳佳不随父姓为由拒绝支付抚养费
B . 小李购买的图书有缺页,书店没有新书更换
C . 某同学因数学老师上课拖堂准备状告该老师
D . 黄某给同桌取“绰号”并与其发生激烈争吵
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共6小题)
1、浙江杭州市武女士带着上八年级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歹徒持刀抢劫,母女用唇语暗号成功脱险,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A . 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 . 要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 . 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
D . 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快递员小军在送快递到某出租屋时发现,屋里的几个人显得神神秘秘的,在对方签收快递的时候,小军悄悄地观察了屋里的情况,发现他们正利用手机或电脑与外界联系,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小军此时的做法应该是( )
A . 在屋内当面制止他们的行为
B . 与己无关,送完快递马上离开
C . 走到门外大声呼叫
D . 不动声色离开后及时拨打110报警
3、放学后,小明在校外遭到社会青年的敲诈,无奈之下,他将身上的零花钱全都交出。事后,小明立即拨打“110”报警。小明的做法说明他( )
①善于保护自己
②应对犯罪,有勇有谋
③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制裁违法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4、在探讨青少年“见义勇为”话题时,许多人认为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应“见义智为”。这一观点告诉青少年( )
A . 远离违法犯罪
B . 拒绝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C . 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 . 消除从众心理
5、在享用公共自行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拆卸自行车零件、割破车胎、破坏车墩等。如果遇到类似的行为你会( )
①事不关己、置之不理
②及时劝告制止这种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③拨打110报警,协助警方指证破坏者
④当场擒获破坏者,强迫他缴纳罚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6、“未成年人经验少,自我保护少不了,遇到侵害莫惊慌,灵活机智巧周旋。”这段话告诉我们,在遭遇不法侵害时要( )
A . 增强防范意识
B . 保持沉着冷静
C . 设法制服侵害者
D . 寻求法律帮助
三、材料探究(共3小题)
1、某中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中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同时,为什么要“智为”?
(2)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方法可能有哪些?
2、中学生魏某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车被撞烂。魏某父母闻讯后赶到现场,将儿子送往医院。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结果,双方争执不休。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贾某状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诉讼类型是哪一种?
(2)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3、材料一: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调查显示:打架斗殴、公然辱骂同学、多次拦截殴打同学和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暴力倾向严重影响了受欺凌学生的正常生活扣学习,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材料二:2017年6月20日,河南省高院出台《关于全省法院少年法庭专项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实施意见》,2017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八年级一班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学法知法,拒绝校园暴力”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知识向同学们讲解材料一中校园欺凌的几种现象各属于什么行为?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受欺凌者寻求法律帮助出谋划策。
(3)情景再现:同学晓琳放学路上正遇到同班同学小亮被几个陌生少年围攻,请你为晓琳同学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