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1《延续文化血脉》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中华文化根(共8小题)

1、中国最大的节日一春节正走向全球。2019年,东京塔首次点亮“中国红”,英国首相府唐宁街10号贴春联,悉尼启动10天“农历节”,美国的纽约帝国大厦举行传统亮灯仪式以庆祝农历新年等等。这体现了(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独具魅力显示出勃勃生机  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2019年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意大利语版)在意大利开播上线,并在全球意语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平“语”近人》在外国的开播,说明了(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国文化主导世界

③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电影《流浪地球》自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截至2月20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美国流媒体视频巨头奈飞公司表示会将该片译为28种语言,全球播放。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流浪地球》传颂了家国情怀,弘扬了中国价值观,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②《流浪地球》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电影工业和电影技术创新取得的最高成就

③《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充分体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

④高票房也折射出人们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新期待及坚定的中国文化自信心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4、近年来,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成功举办国内国际参与的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会、古诗词鉴赏及汉语桥等特色主题节目,吸引了众多人土的积极参与。开展这些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B . 有利于展示我国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增强我国软实力 C . 有利于增强人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 D .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是作秀的表现
5、央视《国家宝藏》节目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引得网友在视频弹幕中发出“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感慨。这表明,提高文化认同感需要(   )

①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排斥外来文化彰显民族特色

③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④在创新创造中丰富中华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北京8分钟”惊艳平昌冬奥会,展现书法艺术与飞跃的“冬梦”(如图)拉开“2022,相约北京”的帷幕:轮滑演员和“熊猫”形象的智能机器人,借助高科技以滑行的轨迹编织出一幅巨大的中国结,象征着团结、友爱和吉祥。给人们带来了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对此,下列观点你不赞同(    )

A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现深厚底蕴 B . 优秀文化创新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C . 华夏文化独具魅力,应融合统一他国文化 D . 文化出彩与时俱进,开放理念展文化自信
7、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段论述说明(    )

①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②中华文明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用先进文明改造其他文明是各国共同繁荣的必经阶段

④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8、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综艺节目,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呈现经典,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

①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来自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③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④要在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中增强,在摒弃外来文化影响中坚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美德万年长(共8小题)

1、大学生张有琴骑车外出时,不慎刮擦到一辆停放的豪车,便在原地等候车主协商赔偿事宜。车主来了后,得知张有琴等了他一个多小时,当即表示不让他赔偿。他们在这件事中体现出的美德有(    )

①勤俭节约    ②爱岗敬业    ③诚实守信    ④与人为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③④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  )
A . 内容 B . 精髓 C . 根基 D . 表现
3、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达到500所,孔子学堂1000余所,预计2020年,来华留学生将达到50万人。上述事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世界文化潮流

②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

④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4、“仁”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表现为心中有他人。以下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 .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D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2018年11月1日,“中国好人榜”出炉。每月一次的道德模范评选,弘扬了社会正气,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我国之所以大力提唱公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因为它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③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歌曲《六尺巷》自从亮相春晚后,在中华大地上再度传为美谈,下列选项中与“六尺巷“故事反映的主题一致的是( )
A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近年来,“光盘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資源的作用。资源和财富总是有限的,大至一国,小至一家,重要的理财原则是(    )
A . 尊重劳动,艰苦朴素 B . 量入为出,勤俭节约 C . 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D .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8、下列语句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A . 优国忧民,道济天下 B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C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部《醒•狮》,南粤文化、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侠义豪情都有了,看得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2月22日至24日,民族舞剧《醒•狮》在获得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舞剧奖后首次回到广州公演,观众反响热烈,不少人观看后为这部有着浓郁岭南生活气息、昂扬振奋精神气质以及广州地域符号鲜明的舞剧“点赞”。

材料二:2019年2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举行开学典礼,学生们展示了面塑、风筝等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果。

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醒•狮》舞得到点赞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2,我们为什么要让传统文化进课堂?
(3)结合上述材料,如何让醒狮、面塑等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2、材料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把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时引用的经典名句,以富有魅力的风格呈现出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国虽大,好战必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信手拈来的典故很好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做人风骨、做事风格、治学态度、治国理念。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受到了社会热烈欢迎说明了什么?
(2)习近平总书记引经用典、魅力无穷,这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何启示?
3、材料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2019年3月4日新华社电,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我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6分)
(3)结合以上材料,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坚定文化自信?
4、在我国,“家国天下”的情怀已然跃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不少春联也传载着这种情怀。小林家2019年春节贴有如下春联:

①唯诚唯信行世事,克俭克勤践家风。

②天地万情和至贵,古今百善孝为先。

(1)这两副春联承载了哪些中华传统家风?
(2)这些传统家风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帮助?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1《延续文化血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