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四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60分)(共30小题)
1、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A . 180°
B . 0°
C . 160°E
D . 20°W
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 . 纬线长度都相等
C .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 .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 . 周期
B . 方向
C . 绕转中心
D . 产生的地理现象
4、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
A . 地面崎岖不平
B . 地面平坦
C . 地表起伏小
D . 海拔相差不大
5、下列地图类型中,最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 . 等高线地形图
B . 地形剖面图
C . 平面示意图
D . 分层设色地形图
6、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 . 哥伦布
B . 麦哲伦
C . 库克
D . 郑和
7、大陆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
A . 非洲和南美洲
B . 亚洲和大洋洲
C . 大洋洲和南极洲
D . 北美洲和南美洲
8、看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 )
A .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B .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C .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D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9、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A . 6357千米
B . 6371千米
C . 6378千米
D . 6360千米
10、在世界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
A . 大洋洲
B . 欧洲
C . 南极洲
D . 亚洲
11、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 )
A . 北回归线
B . 南回归线
C . 北极圈
D . 南极圈
12、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
A . 6月22日前后
B . 12月22日前后
C . 3月21日前后
D . 9月23日前后
13、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哪一幅表示地理事物内容最详细( )
A . 亚洲地图
B . 中国地图
C . 江苏省地图
D . 泰州市地图
14、赤道是( )
A . 形状是半圆形的
B . 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
C . 南北半球分界线
D . 东西半球分界线
1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代表( )
A . 平原
B . 山地
C . 高原
D . 丘陵
16、某海峡位于两大洲之间,又位于两大洋之间,则该海峡是( )
A . 马六甲海峡
B . 白令海峡
C . 霍尔木兹海峡
D . 直布罗陀海峡
17、小李和同学骑自行车到城里公园游玩,他们需要选择的地图是( )
A . 城市政区图
B . 城市商业图
C . 城市道路网图
D . 城市公交线路图
18、下列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A . 19°W,10°S
B . 5°W,40°S
C . 160°W,30°N
D . 140°W,35°S
19、某班学生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时应参考的地图是( )
A . 地形图
B . 交通图
C . 导游图
D . 气候图
20、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18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6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
A . 1:15000000
B . 1:30000000
C . 1/200000
D . 1/25000000
21、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
A . 西北
B . 西南
C . 东北
D . 东南
2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据此回答,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 . 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 . 大气运动的结果
C . 板块运动的结果
D . 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2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位于吐鲁番盆地的我国陆地表面最低点海拔为-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 8689米
B . 9003米
C . 8999米
D . 9000米
24、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
A . 苏伊士运河
B . 巴拿马运河
C . 白令海峡
D . 乌拉尔山脉
25、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
A . 昼夜更替
B . 昼夜长短变化
C .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D . 地球形状的变化
26、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 800米
B . 3200米
C . 1200米
D . 2000米
27、有关大洲大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 . 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
D . 印度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28、地震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乘电梯逃生
B . 躲在床下
C . 操场上的同学往室内跑
D . 远离高大建筑物
2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 .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变为海洋
C .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30、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A . 板块的内部
B . 板块的交界地带
C . 地壳的稳定地带
D . 大陆的边缘
二、综合题。(每题20分)(共2小题)
1、某学校组织野外考察,带着考察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实地观察各部位的名称,请你帮他们把考察表填完:
(1)该区地形类型以(山地或丘陵)为主。
(2)水往低处流,该河流大致流向是向流。用箭头在图中标出河流流向。
(3)②处是,这里几乎垂直,适合攀岩运动。
(4)在③和④处,可能还会发育出河流的是处,因为此处为。
(5)山峰⑤和山峰⑦的相对高度是。
2、【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一),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二)。
(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运动,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运动(挤压或张裂)。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①断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读图三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块和板块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4)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处世界地震中心。因为它位于板块处,地壳运动。
(5)经过上亿年的地壳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如图:在地图方框内填出一些大洲、大洋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