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来为民众的住房提供扶持与帮助指导。可见,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

①创造和提供条件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②废除公民的义务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③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④定期发放金钱和物质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肯尼亚后裔的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奥巴马却是美国人,可见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    )
A . 道德上的身份 B . 政治上的身份 C . 法律上的身份 D . 文化上的身份
3、青少年要做一个好公民就要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主要包括(    )

①国家观念   ②公民道德    ③民主意识    ④法律意识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下列有关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B . 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 C . 保障人权高于主权 D . 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
5、我国宪法全面详细的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和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负责对公民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诉讼案件进行审判。这些规定说明(    )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②我国通过立法活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人权的司法保障

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6、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    )

①我国公民      ②外国人      ③个人     ④群体

A . ①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复兴”,“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203次。这体现了(    )

①我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③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④
8、近10年来,我国居民养老金月发放金额逐年增长,据统计显示,年均养老金增长率约10%,跑赢4%的物价增长率。这表明(    )

①实现“老有所养”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②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坚实的物质保障

③我国已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党和国家关注民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9、在我国,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享有公民的权利。这里的公民权利是指(    )

①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②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③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0、中国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表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
A . 国家完全放权 B . 法律深入人心 C . 经济急速发展 D . 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新华网:【博文】两会议程徐徐展开,围绕两会各类热点话题已呈沸腾之势。借助网络,全社会正以空前的规模和热情围观互动。关注两会就是关注国家和自己的命运,聚焦话题就是共同思考处境和出路。

【跟帖】@聂军法: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人不关注国家的命运,怎么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呢?

@二木三羊:关注两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认为应该把委员的提案全部公之于众,让老百姓知情参与,共同进行评判,关注高的提案就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你能说出在我国人民是指哪些人吗?

(2)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公民”和“人民”是一回事吗?

2、材料一 2015年1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实施。《意见》规定有性侵害、出卖、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等行为的监护人,人民法院可依法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材料二 由于11岁的女童小玲(化名)多次遭受亲生父亲性侵,母亲不闻不问,徐州铜山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小玲父母的监护权,由铜山区民政局接管。这是自《意见》颁发后,全国第一例司法实践,充分彰显了法律和法治的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什么保障?

(2)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

(3)请你为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点建议。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20多年,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依据宪法制度和修改了100多部法律,确保公民权利得以实现。

材料二: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人民法院。公民认为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有责任依法进行公开审判,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道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