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9.1《生活需要法律》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法律至上 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共同之处有( )
A . 都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B . 都能超越空间限制,彼此自由往来
C . 都能突破角色限制,无拘无束
D . 它们都是无所不能的,都是快乐的
3、小李、小梁是广东的在校中学生,在察觉到帮人送的“货”是毒品时,认为没有获取经济报酬不算违法,仍继续帮毒贩跑腿。造成小李、小梁这种思想认识的原因是( )
A . 懂法,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
B . 知道违法与犯罪的判断标准
C . 法治意识淡薄。不能依法自律
D . 懂得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4、小明在五一期间到外地旅游,在名胜古迹上刻下了“到此一游”的字迹,结果被当地派出所处以1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小明应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
A . 违法行为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B . 公民的行为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C . 公民必须履行爱护文物古迹的权利
D . 遵守法律意味着失去自由
5、人民网曾开展了主题为“今年你拿到加班费了吗?”的调查。在回答:如果没有领到加班费,你敢不敢告单位?这一问题时,70%的网友选择“不敢”,还有16%的人选择“不和单位计较”。在回答“通过什么渠道解决”时.35%的人选择“消极怠工”,选择“没多少钱,算了”和“无所谓”的各占14%。调查结果说明( )
①部分单位法治观念不够 ②部分公民法律意识不强
③加强法制教育十分紧迫 ④依法治国方略无法落实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6、“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城市交通事故的隐形杀手,但就是有人不停地在触碰生命安全这道防线。为了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2017年10月25日上午,我省某市交警开展了“文明出行是守护你生命安全的底线”微博执法直播活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 . 认真学法
B . 尊崇法律
C . 参与执法
D . 依法维权
7、53岁的王大妈乘坐北京地铁下车时被撞倒了,她在地铁站拨打了96165地铁热线电话,怒称要炸建国门地铁站。警方当日出动140名警力连夜排查,并于次日将王大妈抓获。最终王大妈因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此事说明( )
A . 弱势群体维权难
B . 公检法小题大做
C . 依法办事是本分
D . 虚假信息危害小
8、法治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依法办事。下列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
A . 有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他
B . 拆迁“钉子户”无理取闹
C . 在商场购物时,遵守秩序
D . 为增加收入,尽量少交税
9、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禁止的是( )
A . 依法纳税
B . 为灾区捐款捐物
C .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 . 初中没毕业就到工厂打工
10、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一观点强调( )
A . 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 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
D .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二、判断题(共2小题)
1、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A . 正确
B . 错误
2、遵纪守法,既是公民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
A . 正确
B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