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1、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 . 渤海、黄海
B . 黄海、东海
C . 南海、东海
D . 渤海、琼州海峡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 亚欧大陆东部
B . 大西洋东岸
C . 亚洲南部
D . 太平洋东岸
3、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地区位于 ( )
A . 南寒带
B . 热带
C . 北温带
D . 北寒带
4、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 )
A . 960万平方千米
B . 970万平方千米
C . 980万平方千米
D . 990万平方千米
5、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 . 黄岩岛
B . 海南岛
C . 台湾岛
D . 永兴岛
6、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是( )
A . 西藏
B . 上海
C . 天津
D . 澳门
7、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A . 岛国
B . 内陆国
C . 内陆国兼岛国
D . 海陆兼备的国家
8、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已达 ( )
A . 13.71亿
B . 12.95亿
C . 13.95亿
D . 12.71亿
9、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
A . 设法减少人口
B . 实行计划生育
C . 逐渐增加人口
D . 积极发展人口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汉族
B . 壮族
C . 回族
D . 满族
11、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个民族( )
A . 55
B . 56
C . 57
D . 58
12、下列地区中,不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 东南地区
B . 东北地区
C . 西南地区
D . 西北地区
13、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 小杂居,大聚居
C . 各民族相互聚居在一起
D . 东部地区民族多,西部地区民族少
14、我国华侨、华人原籍最多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 . 广东省、福建省
B . 台湾省、福建省
C . 台湾省、海南省
D . 海南省、广东省
15、下列山脉中,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
A . 横断山脉
B . 大兴安岭
C . 秦岭
D . 雪峰山
16、哈尔滨所处我国地势阶梯及其主要的地形区为 ( )
A . 第一阶梯、高原
B . 第二阶梯、平原
C . 第三阶梯、平原
D . 第三阶梯、丘陵
17、哈尔滨所处的温度带是( )
A . 寒温带
B . 中温带
C . 暖温带
D . 亚热带
18、首都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海洋气候
19、寒假,丽丽乘火车从广州到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游玩,她发现这两个城市的气温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 . 海陆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纬度因素
D . 其它因素
20、关于我国冬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寒冷干燥
B . 来自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C . 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温暖湿润
D . 来自亚欧大陆内部,温暖湿润
21、下列城市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A . 长春
B . 北京
C . 长沙
D . 海口
22、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 )
A . 从南向北递减
B .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 . 从西向东递减
D .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2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 塔里木河
B . 额尔齐斯河
C . 淮河
D . 辽河
24、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 ( )
A . 洞庭湖
B . 太湖
C . 青海湖
D . 洪泽湖
25、长江流域内最容易发生洪涝或者旱灾的地区是 ( )
A . 上游地区
B . 中游地区
C . 下游地区
D . 中下游地区
二、连线题(将下列对应的地理事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线1分,共16分)(共3小题)
1、将下列地理事物对号入座。
2、将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对应的行政中心连线。
3、请将下列高原及其特点对应连线。
三、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共2小题)
1、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
(2)A代表的地形区是高原,它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的成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3)B代表的地形区是 高原,其特有的建筑是 ()
A、蒙古包 B、窑洞 C、牤牛帐篷 D、圆顶屋
(4)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岭、山、山 、山。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流入海洋,有利于东西交通。也使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有利于农业生产。
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A山,自西向东注入B海,全长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被中华儿女称为“”。
(2)黄河由于流经特殊的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3)针对开发黄河,治理水患,在上游 开发 ,兴建 枢纽;在中游保持,;在下游 。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小题)
1、读材料一回答:
(1)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届时人口总数超过亿人。
(2)到2050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
(3)对于我们的地球母亲来说,人口过多或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 、等问题。(列举两个方面)
(4)读材料二回答:
我国将在年成为老龄化社会。
(5)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是。(答出一点即可)
(6)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2、读材料回答: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种类较多的国家。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每年6---10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会遇到台风袭击。带来强风和大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但是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又常常缓解当地的旱情。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侵袭时,除有大幅度的降温外,还出现大风、风沙、和降水等天气,常伴有霜冻,冬季还有结冰。
(1)从材料上可以看出,台风来临会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台风有利的一方面是。
(2)台风和寒潮两种灾害性天气在我们这个地区经常出现的是 ,它能带来天气。(答出一种即可)
(3)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要采取适当的行为,尽最大努力避免突发灾害对身体的伤害。以下避险行为不正确的是 ( ) (3)
A . 洪水到来时,不了解水情千万不能游泳逃生
B . 发生泥石流时,向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跑
C . 地震时,若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D . 台风来临时,站到广告牌下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