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5.2《预防犯罪》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男子赵某在3个月内连续抢劫出租车司机,作案8起。近日,兰州中院以抢劫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万元人民币。这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                  ②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 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B . 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 C . 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D .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孙伟铭。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    )

①孙伟铭触犯了刑法   
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法律具有强制性       
④一般违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4、如图漫画中的法律规定维护了公民的(    )


A . 名誉权 B . 肖像权 C . 隐私权 D . 姓名权
5、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这种行为应该受到(    )
A . 行政拘留 B . 行政处罚 C . 行政制裁 D . 刑事处罚
6、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A .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B . 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 C . 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 . 有一般违法行为发展下去一定会犯罪
7、2018年1月12日,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受贿案,对被告人李嘉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李嘉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孽息子以追缴,上缴国库。这说明(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 我国法律对高官特别严苛 D . 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8、2018年4月12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孙政才受贿一案。经查,孙政才先后利用担任农业部部长、吉林省委书记、重庆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1.7亿余元。这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B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9、为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说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为惩治腐败而制定的

③法律从重处罚官员的腐败行为

④我国的法治体系在不断完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令计划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此完成下题。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这说明(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某某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1)林某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并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2)从这起事件中,你得到了哪些警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年前,大学生姜某伙同同学那某,因为对方一句藐视的话,便入室杀人,作案后潜逃。3个月后,那某落网,姜某使用假名一直潜逃,并取妻生子。瓦房店市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姜某的追踪,9周1日,刑侦大队侦查员在陕西将姜某抓获。9月4日,姜某被带回瓦房店,现姜某涉嫌故意杀人被警方刑事拘留。

(1)警方刑事拘留姜某,是因为姜某实施了具有什么特点的行为?
(2)接下来,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将会判处姜某哪类刑罚?
(3)我们应该从姜某、那某的行为中吸取哪些教训?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学生丁某,读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他更沉迷于上网,为了去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九年级上学期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上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成为犯罪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5.2《预防犯罪》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