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发源横断山区
B . 流经三级阶梯
C . 位于热带区域
D . 注入黄海海域
(2)以下有关长江各河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 (2)
A . 甲河段多峡谷险滩,落差大
B . 乙河段河道平直方便通航
C . 丙河段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
D . 丁河段冬春往往形成凌汛
2、纪录片《航拍中国》以航拍俯瞰视角,呈现祖国大地无与伦比的美: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四季轮转,冰火交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航拍中国•黑龙江》能拍摄到的场景是( ) (1)
A . 阳光沙滩、蓝天白云,椰树婆娑
B . 林海、雪原壮美辽阔,冰灯、冰雕美轮美奂
C . 雄伟的长城在群山中逶迤延伸,枫叶红了,群山片片嫣红
D . 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外滩灯火璀璨,夜景迷人
(2)“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见证我国蓝色海疆广阔,保卫责任重大,如我国的最南端在( ) (2)
A . 帕米尔高原
B .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C . 曾母暗沙
D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3)
A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 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 . 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 .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3、下图为某时段北京朋友圈的热议内容,读图
,回答下面小题。
(1)朋友圈的热议内容所说的自然灾害为( ) (1)
A . 寒潮
B . 沙尘暴
C . 暴雨
D . 台风
(2)该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为(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4、下图为“我国36°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 (1)
A . 西高东低
B . 东高西低
C . 中部高四周低
D . 中部低四周高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2)
A . 四川盆地
B . 横断山脉
C . 巫山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5、根据下面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1)藏族主要分布在上图中的哪个省级行政区?(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是( ) (2)
A .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 .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
C .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
D . 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土壤肥沃
6、中央气象台2018年12月9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读“秋裤预警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1)
A . 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B . 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C . 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D . 农田开始播种
(2)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不带走一条秋裤”,是因为其( ) (2)
A . 深居内陆
B . 海拔低
C . 四周环山
D . 面积大
7、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比较项目 |
耕地面积 |
年产矿石 |
森林面积 |
水资源总量 |
总量再世界上的位次 |
第4位 |
第3位 |
第6位 |
第6位 |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第67位 |
第80位 |
第121位 |
第110位 |
(1)两种位次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
B . 我国的人口众多
C . 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D . 我国人口的总量与自然资源的总量十分吻合
(2)为了缩小这种位次差异,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2)
A . 大量进口这些资源的数量,以提高人均量
B . 加大这些资源开采的力度,大幅度提高资源开采的总量
C .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 . 顺其自然,过一段时间,这种差距会自然缩小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读“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分布图”“河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西藏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 (地形)上;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主要受 因素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气候比较干旱,河套平原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 。
(3)西藏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 ,降水少,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
(4)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和华南主产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5)归纳总结:影响农作物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2、读“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从空间分布看,多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西北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是从扬州江都抽取长江水,利用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淮河、、海河等水系。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调水线路是从长江流域的(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南水”进京的影响是(选择填空)
A.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4)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长江的(上、中、下)游引水,补充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5)引黄济青工程,把黄河水引入(城市名),引滦入津工程,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城市名)用水。
3、读下方我国人口增长图和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人口增长。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我国把实行作为基本国策,基本内容为控制人口,提高人口。
(3)右图中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有、。(看图写出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4)从图上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的特点,大致以A至B 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任意答出两个)
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材料二:“黄河流域略图”
(1)祁连山是走向的山脉,它是第级阶梯和第级阶梯的分界线。
(2)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乙是我国的内海:。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的是、。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如图所示该工程的东线主要是满足、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
(6)“地上河”对黄河下游地区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