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3 地球的公转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6月20日邵阳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 )
A .
B .
C .
D .




2、学校作息时间表在不同季节往往会根据当地白昼时间的长短作相应的调整。下列节日中,苏州市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A . 元旦节
B . 教师节
C . 国庆节
D . 国际儿童节
3、我国有一个科考站每年都有一段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看得到太阳,该科考站是在( )
A . 热带
B . 北温带
C . 南温带
D . 寒带
4、澳大利亚(南半球)是春季,中国则为哪几个月( )
A . 3、4、5
B . 6、7、8
C . 9、10、11
D . 12、1、2
5、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会出现( )
A . 极夜和极昼
B . 昼夜等长
C . 昼最长夜最短
D . 极昼和极夜
6、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乙、甲、丙
D . 丙、甲、乙
7、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广州( ) (1)
A . 昼长夜短,昼渐长
B . 昼短夜长,昼渐短
C . 昼长夜短,昼渐短
D . 昼短夜长,昼渐长
(2)“二十四节气”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海陆分布
D . 地形地势
(3)以下节气中,正值我国夏季的是( ) (3)
A . 惊蛰
B . 白露
C . 霜降
D . 小暑
8、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 )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9、每年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 )上
A . 北回归线
B . 南回归线
C . 赤道
D . 不确定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地球的五带空白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地球五个温度带的名称填入如图方框中.
(2)根据写出图中虚线的名称:A ;B ;C ;D
(3)地球的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带和 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带和 带,安徽涡阳在(低、中、高) 纬度,属于 带,一年四季分明
2、图甲示意扬州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乙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图丙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现象:图甲中,夏季楼房影子较 (长或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 (高或低), 该日地球最可能位于图丙中的 段(②—③或④—①)。图乙中, 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多或少)。
(2)说明原因:据图丙推断,由于地球 (直立或倾斜)身体围绕太阳进行 (自转或公转)运动,所以太阳直射位置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3)体验生活:扬州位于五带中的 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正午时间能够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图甲中 (季节) 的光照情况。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乙可知,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或逆)时针,公转的周期是。
(2)由于地球的(公转或自转)形成了如图乙所示太阳直射点年运动变化规律。根据此规律判断:甲图①②③④点中的点与地球处在图乙D处时的太阳直射纬线相对应。
(3)读图乙,当地球从B处运动到C处过程中,北京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4)在丙、丁两图中,属于鄂尔多斯市冬至日太阳光照射情况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