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七一中学、一五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 . 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 .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
C . 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长江干流上被称为“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 )
A . 金沙江
B . 川江
C . 扬子江
D . 荆江
3、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 总量不多,人均有限
D . 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4、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 . 土地
B . 水
C . 煤炭
D . 森林
5、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B .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 . 我国与朝鲜、老挝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D .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6、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 )
A . 西藏自治区
B . 云南省
C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 江西省
7、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南部沿海稀少,北部高原密集
B . 东部沿海稀少,西部高原密集
C . 平原地区稀少,山区密集
D . 沿海地区密集,内陆地区稀少
8、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甘肃省位于我国地势的( )
A . 第一级阶梯上
B . 第二级阶梯上
C . 第三级阶梯上
D . 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9、读“省区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的简称依次是 ( ) (1)
A . 粤、鄂、陕
B . 粤、苏、鲁
C . 桂、晋、粤
D . 赣、粤、陕
(2)图中所示河流冬季出现结冰现象的是 ( ) (2)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甲、丙
10、子涵今年8岁了,可她的家乡从来没见过下雪,下面四个城市,子涵的家最可能在( )
A . 哈尔滨
B . 武汉
C . 兰州
D . 三亚
1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下列水果产自暖温带的是( )
A . 苹果、梨
B . 柑橘、葡萄
C . 杏、枇杷
D . 芒果、香蕉
12、下列四条河流中,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是( )
A . 长江
B . 雅鲁藏布江
C . 额尔齐斯河
D . 塔里木河
13、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流向国外的河流都是外流河 ②我国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向国外 ④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流入沙漠而蒸发消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4、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东海
B . 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为世界第一大河
C . 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有“黄金水道”之称
D . 长江曲折东流,呈巨大的“几”字形
15、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河段是( )
A . 上游河段
B . 中游河段
C . 下游河段
D . 黄土高原河段
1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 . 加固堤坝
B . 截弯取直
C . 修建水库
D . 治理泥沙
17、我国许多地方存在着干旱与洪涝交替出现的现象,其原因是 ( )
A . 冬冷夏热
B .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 . 寒潮和台风的影响
D . 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18、下列是关于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B . 我国的旱灾只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C . 寒潮是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小
D . 台风过境,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对我国东南沿海具有很大破坏性
19、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烂了
B . 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 . 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连一连: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分布
台风灾害 A.华北地区
干旱灾害 B.东南沿海地区
洪涝灾害 C.长江中下游地区
泥石流灾害 D.板块交界处
地震灾害 E.西南山区
2、读“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名称:
A D F .
(2)地形区A与D之间是山脉,地形区B与E之间是山脉。
(3)写出下列数字序号表示的河流名称:
7 11 12 14 16 .
(4)我国河流大多数为外流河,我国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填序号)。
(5)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说的是河流(填序号),它是我国的第长河,其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是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地形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