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模拟试卷B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城市中属于直辖市的是(   )

A . 北京、武汉 B . 天津、深圳 C . 广州、武汉 D . 天津、重庆
2、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A .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 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 . 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D . 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3、从海陆位置来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的是(   )

A . 蒙古 B . 日本 C . 英国 D . 印度
4、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辽宁、河北 B . 河北、山东 C . 辽宁、山东 D . 山东、江苏
5、下列国家中,与中国陆界相邻的是(    )

A . 越南、老挝、缅甸 B . 泰国、印度尼西亚 C . 缅甸、泰国、柬埔寨 D . 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
6、阅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不包括港澳台人口)回答下面小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较慢的年代是(  ) (1)
A . 1953-1964 B . 1964-1982 C . 1982-1990 D . 2000-2010
(2)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问题是(  ) (2)
A . 人口分布不均 B . 人口老龄化 C . 人口基数大 D . 人口素质低
(3)甲图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3)
A . 宁夏回族自治区 B . 云南省 C . 内蒙古自治区 D . 西藏自治区
(4)乙图少数民族聚集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 (4)
A . 银川 B . 南宁 C . 乌鲁木齐 D . 呼和浩特
(5)下列文字是丙图中民族文字的是(  ) (5)
A . 중국이 사랑합니다. B . C . .WO AI NI D .
(6)丁图所示的民族节日是  (  ) (6)
A . 火把节 B . 丰收节 C . 泼水节 D . 开斋节
7、下列山脉既是中国省区分界线,又是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8、我国疆域辽阔,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很多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读我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数码②所在海域的名称是(    ) (1)
A . 东海 B . 南海 C . 黄海 D . 渤海
(2)图中A、B、C、D四个字母分别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中,搭配正确的是(    ) (2)
A . A—内蒙古—呼和浩特 B . B—陕—西安 C . C—粤—福州 D . D—青海省—陇
(3)关于图中③地(大连)、④地(塔里木盆地)说法正确的是(    ) (3)
A . 大连年降水量比塔里木盆地多 B . 从图中可看出,塔里木盆地和大连经度基本相同 C . 大连位于山东省,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 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比大连稠密
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中的“黑河”、“腾冲”分别位于( ) (1)
A . 甲省和乙省 B . 乙省和丙省 C . 丙省和丁省 D . 丁省和甲省
(2)婷婷想体验傣族的泼水节,她最好去(    )
(2)
A . 甲省 B . 乙省 C . 丙省 D . 丁省
(3)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3)
A . ①金沙江 B . ②黄河 C . ③珠江 D . ④黑龙江
10、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丁简称粤,行政中心是广州 B . 丙为四川省,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 C . 乙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D . 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甲的日出时间最早
11、下列地理事物因果关系连接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东临太平洋                    ②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

③我国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     ④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⑤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              ⑥我国东西两端的时差达4小时左右

⑦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⑧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A . ①→⑦ B . ②→⑥ C . ③→⑤ D . ④→⑧
1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东半球,跨南、北两个半球 B . 领土最北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C .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 . 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南海、东海、黄海
13、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1930年、1970年、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为(    ) (1)
A . 年轻劳动力过剩 B . 人口老龄化加剧 C . 自然增长率上升 D . 人口出生率提高
(2)该地区人口变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2)
A . 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B . 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C . 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D . 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
1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的分布特点是(    )
A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 分散分布于全国各地 C . 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 D . 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15、上海的李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条游览线路中能欣赏到椰林风光、热带海岛风情的路线是  (     ) (1)
A . ①路线 B . ②路线                  C . ③路线 D . ④路线
(2)四条游览线路中最能反映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的路线是  (      ) (2)
A . ①路线 B . ②路线 C . ③路线 D . ④路线
(3)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准确反映我国三级阶梯地势起伏状况的路线是   (     ) (3)
A . ①路线 B . ②路线 C . ③路线 D . ④路线
16、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 . 祁连山脉 B . 秦岭 C . 昆仑山脉 D . 横断山脉
17、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  )为主。
A . 高原、山地 B . 高原、盆地 C . 山地、盆地 D . 山地、丘陵
18、正确反映36°N沿线地势的是( )
A . B . C . D .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陆地国界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勾勒中国版图。

材料三:作为《边疆行》的姊妹篇,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沿海行》和《边疆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是我国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是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      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      多千米。
(3)把下图三幅景观图与《边疆行》经过的相应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连线正确的是(____)

 

(3)
A . ①~A B . ②~B C . ③~C D . 以上都不正确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5月份,我国南方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下图是受灾区域示意图和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示意图。

(1)读左图,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为            
(2)下列没有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省区是(______) (2)
A . 新疆 B . 云南 C . 广东 D . 四川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      
(4)读右图,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      洋的       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      季风。
(5)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多发的的原因是      
3、探究气候影响。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夏秋,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登陆异常活跃,造成了一系列灾害。以下是台风“丹娜丝”大致运行路径图。

图片_x0020_100014

材料二:我国区域及其气候分布图

图片_x0020_100015

材料三:中国干湿区分布图与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图片_x0020_100016

(1)从上图可知:“丹娜丝”17日20时后,整体前行路径的方向大致是      
(2)此次台风登陆对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区影响很大,同学们对此次台风登陆的影响,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王说,此次台风对我国部分地区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B小兰说,此次台风带来的降水正好能缓解某些地区的旱情。

C小张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事业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D小李说,受此次台风影响,台湾岛上的小麦将颗粒无收。

(3)材料二中,甲、乙、丙三地,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甲、乙两地中,雨季较短的是      
(4)读“中国干湿区分布图”与“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可知: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和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基本一致,这条线为(____)

①一月0℃等温线②800mm等降水量线③秦岭—淮河一线

④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④
(5)读材料三“中国温度带分布图”,A温度带所在地区作物熟制一般为      
4、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长江沿岸湖北、湖南两省,实地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材料二:因疫情影响,自北京时间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被按暂停键76天后,武汉于4月8日零时重启对外交通。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全球抗疫中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材料三:“长江流域示意图”和“武汉气候资料图”。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地的地形区名称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该分水岭也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长江中游河段,治理该河段的主要措施有
(3)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4)疫情发生时,武汉的气候特征是;疫情发生后,广州援鄂医疗队毅然“逆行”乘坐(高铁)到达武汉。
(5)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坚定秉承、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大陆的东部,东临洋;图中C为我国第二大岛岛。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山脉:A为,B为;非季风区内(填“夏”或“冬”)季风难以到达,河流大多为(内/外)流河。
(3)右图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季;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的规律。
(4)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甲是由于夏季气温高,多,河流水位上升,乙是由于夏季受影响,降水多,河流水位上升。
(5)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乙河的(上/中/下游)地区,分析原因:该处土质疏松,破坏严重,且降水集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地理湘教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模拟试卷B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