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草地——华北平原
B . 旱地——大兴安岭
C . 林地——西双版纳
D . 水田——黄土高原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大物博,耕地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B .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
C . 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D . 土地人均占有量少,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3、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欠佳,其中属于地多水少的地区是( )
A . 珠江三角洲
B . 四川盆地
C . 华北平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多种措施,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节流”思想的是( )
A . 修筑大型水库
B . 推广农业滴灌
C . 进行人工降雨
D . 实施南水北调
5、关于少数民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B . 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C . 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 汉族密集区没有少数民族
6、以下山脉哪条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A . 昆仑山
B . 横断山
C . 祁连山
D . 雪峰山
7、无棣的小华同学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东西跨经度广,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
B .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C . 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D . 位于亚洲的西部,太平洋东岸,海陆兼备
8、下列地形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 . 内蒙古高原
B . 塔里木盆地
C . 四川盆地
D . 柴达木盆地
9、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受_______影响
A . 季风气候
B . 地形影响
C . 生产活动方式
D . 交通通达程度
10、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
A . 平原、低缓的丘陵发展耕地
B . 高原发展畜牧业
C . 山地发展林业
D . 在耕地上大量建设高楼大厦
1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北内陆地区
C . 东北林区
D . 西南山区
1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 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
C . 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
D . 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显著
1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
A . 核能、温泉
B . 树木、海鱼
C . 天然气、草地
D . 花岗岩、藏羚羊
14、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小国,下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
A . 在青藏高原发展畜牧业
B . 在节假日不使用纸质贺卡
C . 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D . 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可以随意使用
15、国家要求循环使用课本对( )资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A . 煤炭
B . 森林
C . 土地
D . 石油
16、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起到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③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推广节水器具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7、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国家发生7.5级地震,大量外国游客被迫滞留印度尼西亚境内。地震发生后,中国启动撤侨事宜,接回中国游客,确保中国海外侨民的安全。首选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 . 火车
B . 轮船
C . 汽车
D . 飞机
18、下列运输任务与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
A . 10万吨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运到上海的﹣航空运输
B . 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送到拉萨﹣铁路运输
C . 30吨建筑用砂从武汉运到南京一内河运输
D . 50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乌鲁木齐﹣公路运输
19、下列现象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 . 寒潮
B . 泥石流
C . 洪涝
D . 干旱
20、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季风影响( )
A . 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 . 南方雨季开始的时间比北方早
C . 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D . 活动异常时,旱涝灾害频发
21、国庆期间,小桐同学坐高铁从广州到北京旅游,请问她沿途依次经过的温度带是( )
A . 亚热带、中温带
B . 亚热带、暖温带
C . 暖温带、亚热带
D . 暖温带、中温带
2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 . 长江上游发展航运
B . 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 . 长江下游发展水电
D . 黄河下游发展航运业
23、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
A . 地壳运动,地面抬升
B . 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C . 人工培土,便于灌溉
D . 海水倒灌,淤塞堆积
24、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占世界的30%
B . 西北多,东南少
C . 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
D . 人口基数小,增长慢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铁路线或铁路枢纽的名称。(数字代表枢纽、字母代表铁路线)
④、②、③、A、D
(2)满载“中国制造”的中欧班列从连云港启程,经“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大动脉B线﹣C线西行至欧洲,此段铁路线是被称之“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东段。
(3)放暑假了,住在武汉的小明如果想去上海旅游,成本最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再之后又从上海坐火车沿E线北上,到达北京。
(4)沿京广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______ (4)
A . 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一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 . 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
D . 旱地麦浪如金—苹果初上枝头一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团随处可见
2、读图和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全国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却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节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二: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区人口增涨特别快,工农业用水成倍增长,使淡水供给更加紧张。
(1)区域A为(耕地类型),区域B为(耕地类型)。
(2)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部的山区。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从时间上说多(季节)少(季节);从空间上来说总体呈现出的特点。
(4)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