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小芬同学通过互联网查询得知我国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一天的昼长与夜长时间分布特点,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时间,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时间。
(1)图中反映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1)
A . 3 月 31 日前后
B . 6 月 22 日前后
C . 9 月 23 日前后
D . 12 月 22 日前后
(2)图中此时,下列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2)
A . 南极科考正繁忙
B . 雅实校园正炎热
C . 多瑙河正结冰
D . 罗马古城正洪灾
2、2020年4月8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封城”76天的武汉市解除了离汉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英雄的武汉按下了重启键!下面对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武汉昼短夜长
B . 武汉的白昼时间比夏至日的长
C .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 . 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3、观察“地球公转示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运动到乙处的昼夜分布情况是( ) (1)
A .
B .
C .
D .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附近时,太阳直射点( ) (2)
A .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 位于赤道,并向北移动
D . 位于赤道,并向南移动
4、 2019年2月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位置是( ) (1)
A . a段
B . b段
C . c段
D . d段
(2)春节期间,内江市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 (2)
A . 昼变长,夜变短
B . 昼夜长短无变化
C . 昼变短,夜变长
D . 无法判断
5、导致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并且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气候因素
C . 地势因素
D . 海陆分布因素
6、“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1)
A . 四季变化
B . 昼夜更替
C . 时间差异
D . 太阳东升西落
(2)清明时节,福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
A . 昼夜等长
B . 昼长夜短
C . 昼短夜长
D . 不一定
(3)气象观测站中百叶箱的摆放,要防止早、中、晚多次开箱观测时,阳光对仪器的辐射。因此,北半球百叶箱的箱门应朝向( )
A . 东
B . 西
C . 南
D . 北
7、畅畅生活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他所处的温度带是( )
A . 北温带
B . 南温带
C . 热带
D . 南寒带
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1)
A . 纬度
B . 人类活动
C . 地形
D . 海陆分布
(2)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甲地为沙漠景观
B . 乙山顶终年积雪
C . 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 .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9、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温差异
B . 地形差异
C . 海陆差异
D . 河流差异
10、玲玲每天中午12∶00下课,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有些奇怪,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请你帮玲玲找到合理的解释( )
A . 玲玲的身高在变化
B . 玲玲观察的位置不同
C . 玲玲观察错误
D . 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的不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变化
11、形成冬季冰城哈尔滨和阳光下的海南岛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活动
12、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 )
A . 北回归线
B . 南回归线
C . 北极圈
D . 南极圈
1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你参加今年地理(中考)时.太阳直射点正接近图中( ) (1)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此时的澳大利亚为(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14、7月1 日一游客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仪式结束后,该游客的影子偏向( )
A . 正东方
B . 正西方
C . 西北方
D . 西南方
15、世界经济论坛于2020年1月15日在伦敦发布《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本次报告将气候变化的威胁列为主要长期风险。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经济、社会、环境和地缘政治后果,气候变化的短期影响叠加最终将造成全球性重大紧急状况。据此完成8~9题。
2019年,世界多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是( )
A . 日本九州岛北部遭暴雨袭击,数十年一遇的暴雨成灾
B . 印度尼西亚洪灾致8人死亡
C . 欧洲多国强暴风雪导致至少7人丧生
D . 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损失惨重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问题。
(1)A,B,C 三点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点, 一天中,A,B 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点。
(2)当太阳直射 A 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南半球处在 季。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利川市的白昼将逐渐变 (填“长”或“短”),正午时我们学校的旗杆影子逐渐变 (填“长”或 “短”)。
2、读“图一”和“图二”,完成下列问题。
(1)图二是地球运动到图一中A处的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纬线名称)上,我们高安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时南极圈内出现的是 (极昼/极夜)现象。
(2)当我们正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地球运动到图一中的D与 (填A或C)段之间。
(3)家住高安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所示),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记录冬至日的是图_________。 (3)
A .
B .
C .
D .




3、阅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的五带名称C D E 。
(2)写出右图中五带划分界线的名称① ② 。
(3)图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和 带。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处于 带。
4、图甲示意扬州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乙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图丙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现象:图甲中,夏季楼房影子较 (长或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 (高或低), 该日地球最可能位于图丙中的 段(②—③或④—①)。图乙中, 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多或少)。
(2)说明原因:据图丙推断,由于地球 (直立或倾斜)身体围绕太阳进行 (自转或公转)运动,所以太阳直射位置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3)体验生活:扬州位于五带中的 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正午时间能够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图甲中 (季节) 的光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