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关于气温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半球7月份,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B . 山顶气温低于山麓地带气温
C . 海拔上升1 000 m,气温约下降0.6 ℃
D .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 . 午后2时左右
B . 中午12时
C . 午前10时左右
D . 日出前后
3、若A地的海拔为600米,气温为20℃,那么海拔3602米的气温约为( )
A . 5℃
B . 2℃
C . 9℃
D . 18℃
4、海洋与陆地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图中曲线为气温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若a为陆地,b为海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此时N地位北半球的冬季
B . N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C . 此时N地为北半球的夏季
D . N地一定为北美洲
(2)若a为海洋,b为陆地,图中M处发生洪涝灾害时,最有可能的是( ) (2)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5、读兰州“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图中兰州气温年较差大约是( ) (1)
A . 30℃
B . 20℃
C . 10℃
D . -10℃
(2)兰州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6、纳马夸兰地区有3500种植物,其中1000多种多汁植物,它是世界著名野生多肉植物“王国”。当雨水降落在这片大地时,纳马夸兰土地上的所有植物,都不约而同地绽放出绚丽多姿的花蕾,下图示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及气候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多肉植物进入花期的时间是( )
A . 1-2月
B . 3-4月
C . 7-8月
D . 11-12月
(2)决定纳马夸兰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生长周期的因素是( ) (2)
A . 光照
B . 温度
C . 土壤
D . 水分
7、下图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 .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 . 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D . 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8、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地区中降水较多的是( )
A . 两极地区
B .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C . 赤道地区
D .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9、下图为滨州市某中学学生“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1)
A . 8℃
B . 17℃
C . 23℃
D . 34℃
(2)该模拟实验可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2)
A .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B .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C .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D .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10、铜仁市5月1日天气预报:晴,气温22℃~26℃,其中22℃大概出现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
A . 午夜
B . 日出之前
C . 日落之后
D . 早晨8时
11、读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沿海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曲线②反映的降水特征一致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 实验名称:陆地与海洋的气温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沙子和水的吸热、散热实验,了解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
实验用品:玻璃容器、温度计、沙子和水等。
实验资料:放置在露天的两个玻璃容器,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沙子和水(如下图)。
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值变化。
(1)比较沙子和水,从早上到中午温度值的变化及温度变化的快慢 。
(2)比较沙子和水,从中午到傍晚温度值的变化及温度变化的快慢 。
(3)结合沙子和水的吸热、散热实验,推测陆地与海洋气温日变化的大小及其原因 。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与两极相比,赤道附近降水 (多或少)。
(2)A、B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 地,显示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东或西)岸降水多
(3)C、D两地都位于 (填高、中、低纬度)地区,其中年降水较少的是 地。
3、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是中心,其温度在℃以下。
(2)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
(3)C处的等温线(稀疏、密集),表明这里气温差别(大、小)。
(4)如果仅从地势因素考虑,A,B,C三处海拔的高低关系为( ) (4)
A . A>B>C
B . A>C>B
C . C>B>A
D . C>A>B
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热带地区的平均气温在以上,寒带地区的平均气温在以下,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2)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弯曲),是因为北半球比南半(陆地、海洋)面积大。
(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洲,最寒冷的大洲是洲。
(4)在我国旅游爱好者总结出夏季旅游避暑的三大佳径是“北上、下海、上山”。其中”北上”是指夏季旅游往北走(或到北方去),“下海”是指夏季旅游到海岛上去,“上山”是指夏季旅游到山顶上(或名山大川、大山里去)。请分别说明原因:“北上”的主要原因是.下海”的主要原因是.“上山”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