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广东适用)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共30小题)
1、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 )
A . 外界→咽喉→食道→肺
B . 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
C . 外界→鼻腔→气管→肺
D . 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体检或生病就医时,常常要抽血化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脉血流速度快,选择动脉抽血更容易
B . 静脉管壁薄,选择静脉抽血利于针刺入
C . 血浆中的成分相对稳定,可作观测指标
D . 血细胞的数目相对稳定,可作观测指标
3、下列不属于小肠适合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上有许多环形的皱襞
B . 小肠较长,一般长5—6米
C . 小肠内表面环形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D . 小肠内表面有肠腺
4、如下图为检测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 .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 .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 .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5、如图所示为血液分层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是抗凝剂
B . ②是血浆
C . ③是白细胞
D . ④是红细胞
6、下列有关各个消化器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
B . 肛门是消化道的终止部位
C . 食道可以蠕动,将食物推人胃中
D . 小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
7、从古猿进化到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 . 能够直立行走
B . 能够使用工具
C . 产生了语言
D . 形成了社会
8、下列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 . 缺乏维生素A,易患神经炎、消化不良等
C . 缺乏含碘无机盐,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D . 脂肪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不参与构成细胞
9、科学探究过程中,区分事实和观点十分必要。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 . 男性一次生殖活动能排出上亿个精子
B . “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
C .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D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0、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
A . 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有7亿个
B . 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C . 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D .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11、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视野中,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③,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 . 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①,当有炎症时,其数目会显著增加
C . 血细胞中,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④
D . 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②
12、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 无论氧含量高低,均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B . 无论氧含量高低,均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 在含氧量高处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处易与氧分离
D . 在含氧量高处易与氧分离,在含氧量低处易与氧结合
13、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一种成分会显著增加,这种成分是( )
A . 血浆
B . 血小板
C . 红细胞
D . 白细胞
14、下列对静脉和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动脉和静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 . 动脉可以转化为静脉
C . 动脉和静脉之间通过毛细血管相连
D . 动脉的血流速度比静脉的慢
15、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中必须含有身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的重要原料但不能供能
B . 糖类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 . 机体内贮存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 . 幼年时期若机体缺钙易导致儿童患佝偻病
16、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含有外来尘粒、细菌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B .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 . 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 . 鼻腔和气管内均有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黏住灰尘
17、建立中学生健康档案是关注生命的重要举措。下表为某校两位男同学的血常规化验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李刚性别男 | 姓名张伟性别男 | 正常参考值 | ||
化验项目 | 测定值. | 化验项目 | 测定值 | |
RBC(红细胞) | 4.8×1012 | RBC | 3. 1×1012 | (4.0~5.5)×1012个/L |
WBC(白细胞) | 18×109 | WBC | 8×109 | (5.0~10)×109个/L |
Hb(血红蛋白) | 142 | Hb | 103 | 120~ 160g/L |
A . 医生抽血时,针头刺人的血管是动脉
B . 依据李刚白细胞的数目可判断他可能有炎症
C . 张伟同学不适合去缺氧的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
D . 张伟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18、下面符合食品安全的说法是( )
A . 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也要食用避免浪费
B . 刚摘的水果不必洗净或去皮后再食用
C . 饮用含“苯”污染的水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D . 食用地沟油加工的食品对人体产生危害
19、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为儿女的诞生在精力、体力等方面将付出极大地艰辛,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 )
A . 输卵管
B . 卵巢
C . 子宫
D . 阴道
20、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 . 消化道
B . 消化道和消化腺
C . 消化腺
D . 消化道和肝脏
21、人体呼吸时,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气体进入肺
B . 气体排出肺
C . 膈的位置上升
D . 胸廓由大变小
22、如图为呼吸时胸骨、肋骨的运动过程。某酒驾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时,其肋间肌的运动状态和过程分别是( )
A . 舒张、过程Ⅱ
B . 收缩、过程Ⅱ
C . 收缩、过程I
D . 舒张、过程I
23、试管婴儿据说是一项复杂而日渐成熟的医学助孕技术,近些年,国内的试管婴儿技术有飞跃的发展,已达到国际水准。体外受精发育到哪一阶段才植入母体子宫内?( )
A . 受精卵
B . 早期胚胎(胚泡)
C . 胚胎
D . 婴儿期
24、下图为4种食品中4种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以A为主食,最不易患佝偻病
B . 以B为主食,最不易患贫血症
C . 以C为主食,最不易患坏血病
D . 以D为主食,最易患夜盲症
25、从一个细胞到婴儿的出生,母亲历经艰辛孕育着生命,这奇妙的生命历程是( )
A . 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
B . 受精卵→胚泡→胎儿→胚胎→新生儿
C . 卵细胞→胚胎→胚泡→胎儿→新生儿
D . 受精卵→胎儿→胚胎→胚泡→新生儿
26、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外气压差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BC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
A .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B .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C . 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D . 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27、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
B . 男孩在青春期的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 .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D . 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28、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内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A . 口腔→喉→食道→胃→小肠
B .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
C . 口腔→咽→喉→食道→胃
D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29、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淀粉、脂肪、蛋白质
B . 淀粉、蛋白质、脂肪
C . 脂肪、淀粉、蛋白质
D . 蛋白质、淀粉、脂肪
30、如图表示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a、b表示物质,1、2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物质a是麦芽糖
B . 物质b是葡萄糖
C . 最早进行1的场所是食道
D . 完成2的消化液主要有肠液和胰液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共4小题)
1、资料分析。资料一:2021年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承诺戒烟”是2021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国家卫健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呼吁:承诺戒烟,即刻行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吸烟危害健康,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等多种疾病。题3图1是吸烟者在吸烟时吸气和呼气过程中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资料二:香烟中的苯并芘是强致癌物,被吸烟者直接吸入或弥漫于室内,对周围人群也会产生危害。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有研究统计了从青少年开始吸烟的男性群体肺癌发病率,结果如题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题图的甲图所示为吸气状态,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肺内气体压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体压力。
(2)丙图表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细胞;从肺泡进入血液的烟草有害物,通过肺循环的(填血管名称)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最终将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3)根据资料二中的信息,若要避免苯并芘的吸入,除了自己不要吸烟,还应当避免。分析题图的数据,得出肺癌发病率的规律是。(答两点即可)
2、图甲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乙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编号①血管是,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 。
(2)图甲中的编号②血管是,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 。
(3)图乙中的X气体是,Y气体是。
(4)写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
3、如图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1号与试管2号构成图B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到37℃的温水中,其目的是。
(3)在步骤D加碘液2滴,摇均,其中颜色不变蓝的是号试管,其原因是
(4)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初始消化部位是。
4、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和消化腺两部分。
(2)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六大营养物质中的在此被初步的消化。
(3)[]的分泌物是胆汁,其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有助于脂肪消化。
(4)图中呼吸和消化共用的器官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