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28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图是人体运动的思维导图,图中A、B、C分别表示(   )

A . 骨密质、肌肉、关节头 B . 骨松质、肌腱、关节窝 C . 骨膜、骨骼肌、关节面 D . 骨膜、骨骼肌、关节软骨
2、下列关于人体运动及运动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运动系统的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 B . 每块骨骼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 运动的完成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其它的系统调节和配合 D . 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 .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C . 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 D .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4、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5、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如图表示人体部分运动器官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当图乙中⑥受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刺激收缩时,牵动⑦绕⑧活动,产生屈肘动作 B . 图乙中⑥的结构层次属于器官 C . 关节由图甲中①③⑤构成 D . 在图乙所示的运动中,肘关节起到支点作用
6、“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分别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B . 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 .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 .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7、下列行为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 .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B .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C . 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 D . 黑长尾猴遇到危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8、下列关于关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关节由关节囊、关节头和关节腔组成 B .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囊 C . 做运动时,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关节腔 D .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9、下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 . ②能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C . 结构②是骨骼肌 D . 脱臼是指图中的①从④中脱落出
10、乐乐看到游乐场喂养的鱼会主动“吮吸”奶嘴,获取奶瓶中的食物。为了弄清鱼是否天生就会“吃奶”,他用某种饲料对三种野生鱼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始反应

黑花鱼

对奶嘴无反应,取食人为从奶嘴挤出的饲料

小黄鱼

鲤鱼

对奶嘴和人为从奶嘴挤出的饲料均无反应

A . 鱼取食人为挤出的饲料是先天性行为 B . 鱼主动地“吃奶”是一种学习行为 C . 不能用该种饲料训练鲤鱼“吃奶” D . 鱼“吃奶”行为一旦建立永不消退
11、科学家把蚂蚁和大白鼠放入终点有食物的迷宫(如图1)中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走迷宫实验中,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蚂蚁 C . 该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 . 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多
12、夏天下雨前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属于动物行为中的(   )
A . 取食行为 B . 社会行为 C . 节律行为 D . 攻击行为
13、做广播体操可以锻炼身体。大课间同学们做广播体操时(   )
A . 只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B . 每个动作只需一块骨骼肌参与 C . 由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活动 D . 动作简单不需要消耗能量
14、图是中国首只在杯子中孵化出来的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关于“小茶缸”出生后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刚出生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C . 先天性行为不受孵化方式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D . 听到“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学习行为不会被遗忘小鸡
15、一项关于“跑步真的伤膝盖吗?”的大数据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被调查人群

适度跑步者

久坐者

职业竞技跑步运动员

关节炎发病率

3.5%

10.2%

13.3%

A . 久坐能保护人的关节 B . 与久坐相比,适度跑步能降低关节炎的发病率 C . 运动员过度运动可能会损伤关节 D . 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16、科学家吉姆达彻和他的妻子跟狼群一起生活了 6 年。他们观察记录狼群的行踪,狼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狼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狼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狼和鹿间具有捕食关系 B . 狼群具有社会行为 C . 狼捕食兔子是后天学习行为 D . 吉姆达彻和他的妻子是用实验法进行研究
17、图表示一个屈肘动作,此动作的发生是由于神经传来的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和舒张 的缘故,完成屈肘动作需(   )

A . a收缩、b舒张 B . a和b都舒张 C . a舒张、b收缩 D . a和b都收缩
18、下列现象中。都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 . 蚂蚁搬家、猩猩叠箱子、孔雀开屏 B . 猫捉老鼠、螳螂捕蝉、鹦鹉学舌 C . 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D . 蜘蛛结网、鼠走迷宫、闻鸡起舞
19、校运会上拔河比赛,当裁判一声令下,场上的参赛队员奋力拉绳,场下的啦啦队员极力加油呐喊,关于此时的描述,下列哪项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赛队员奋力拉绳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B . 场下啦啦队员的加油呐喊声是由咽部的声带发出的 C . 裁判的指令使参赛队员的鼓膜产生振动,经听小骨刺激耳蜗,在此处产生听觉 D . 此时的运动只有运动系统的参与
20、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许多都有节律行为。下列有关节律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蝙蝠喜欢在夜晚活动,这是明显的周节律 B . 人与灵长类动物的雌性个体有月经周期,属于月节律 C . 哺乳动物的换毛等在一年中都有确定的时间,属于年节律 D . 生活在海滩上的牡蛎随着潮汐产生节律性的变化
21、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许多经典案例与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物行为的研究主要是观察与实验法 B .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是观察法 C .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属于观察法 D . 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研究属于观察法
22、天气转暖后,每到傍晚时分,蝙蝠都会从巢里纷纷飞向空中,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到天亮时才归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食性上看,蝙蝠是一种肉食性动物 B . 从功能上看,蝙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节律行为 C . 从获得途径上看,蝙蝠的捕食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D . 蝙蝠的身体结构与飞行的运动方式相适应
23、一代球星科比的最佳投篮动作是他的转身跳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 . 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互相配合 C . 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D .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如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
24、下列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
A . B . C . D .
25、踢球时,起杠杆作用的结构是(       )
A . B . 关节 C . 骨骼肌 D . 心脏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中国女排连扳三局上演神奇大逆转,战胜劲敌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场上双方比分不分上下时,球迷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后形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如图乙所示结构[],产生视觉。
(2)运动员在发球的过程中,排球由近及远迅速离开,在发球运动员密切注视时,图丙所示结构[②]发生的变化是
(3)运动员完成精准的扣球动作,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等系统的配合。
(4)当看到女排姑娘发球得分时,球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调节的结果。
2、科研人员利用虎皮鹦鹉进行研究:是否聪明能干的雄鸟更能吸引异性。每组包括1只雌鸟、2只雄鸟,共同完成以下流程。

序号

装置

操作步骤

1

初选

雌鸟可随意在中立区与优选区活动。

①将3只虎皮鹦鹉按照图示位置安排好。

②每天将2只雄鸟的位置更换。

③记录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

2

训练

①开箱取食训练的装置

②雌鸟观察雄鸟取食过程

①将雌鸟带离训练区。对“落选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开箱取食训练。

该过程需要经过开方箱-开抽屉-开圆盒三步才能得到食物。

②对“青睐者”____?____处理

③一周后,雌鸟观察2只雄鸟取食过程。

3

再选

装置同“1初选”

将3只虎皮鹦鹉再次移入初选装置,记录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

(1)在实验准备中,应选择体型、毛色、年龄的雄性鹦鹉。在实验过程中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的原因是。本实验以雌鸟作为衡量其对雄鸟选择偏好的标准。
(2)在“2训练”这一环节中,“?”表示的处理方法是
(3)“落选者”雄鸟进行技能培训后,可以打开箱子取出食物。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行为。
(4)据图1可知,“落选者”经过培训后,再次选择时雌鸟在其区域停留的时间

(5)有人认为“落选者”经过“再选”后重获青睐是因为雌鸟看中了它得到的食物,那么到底是“食物”还是“获得食物的能力”是受青睐的原因呢?科研人员另外选用虎皮鹦鹉进行实验,并对上述实验做两处改动:(1)对“落选者”没有进行开箱取食训练;(2)“再选”阶段给“落选者”鸟笼中放入食物;记录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可知,(填“拥有的食物”或“获取食物的技能”)更易能获得雌鸟的青睐。
3、“前掷实心球”是体育中考测试项目之一,下图为参与该运动的反射弧和关节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类型来看,完成实心球投掷属于 反射。
(2)听到“投掷”命令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一中的(填序号)。 掷出实心球时,肱三头肌收缩,它与传出神经末梢组成图一中的 (填序号),该项运动也有上肢关节的参与,如:(写出一种即可)。
(3)行“前掷实心球”运动时,参与该项运动的关节非常灵活,其原因是图二中 (填字母)内有滑液,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
(4)某同学在测试中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不禁欢呼雀跃,面红耳赤,兴奋不已,此时 参与其生命活动调节的除了神经系统调节外还有激素调节,该激素是
4、图为人体运动系统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①是,它由肌腱和[③]组成。
(2)当结构①收到神经传来的刺激后会(选填“收缩”或“舒张”),牵动骨围绕[②]活动,于是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结构②具有韧带、软骨,并有少量滑液,它具有牢固性和的特点。
(4)青少年多运动能促进骨的骺端细胞的增殖,有利于增长身高。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探究动物的行为。

你一定观察过蚂蚁吧,蚂蚁的一个大家族中有数以万计的成员,它们组成庞大的社会群体。工蚁们辛勤劳作,共同出去采集食物甚至会集体合作搬运体积较大的食物。它们之间是怎样通讯的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他们采集并养殖了一段时间的蚂蚁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步骤1:用毛笔取10只蚂蚁装入干净的纸盒中,饥俄处理24小时。准备好实验装置。

步骤2:将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放在实验装置的石块B上,将纸盒中的蚂蚁放到石块A上,进行观察。同学们发现一开始有的蚂蚁爬上桥①,有的爬上桥②。一段时间后,一个蚂蚁发现食物后,返回到石块A,然后蚂蚁们陆续爬上桥①,到石块B上取食(如图1)。

步骤3:待大部分蚂蚁爬上桥①后用手将蚂蚁放回石块A,然后将桥①与桥②换位。一段时间内,观察到大部分蚂蚁依然在桥①上爬来爬去,有些蚂蚁爬到石块C上。

步骤4:在桥①中部用香皂轻轻划一道线,观察到桥①上的蚂蚁被分成两部分,它们爬到接近香皂线的地方时就停滞不前或往回折返,似乎它们原来的“路”被阻断了(如图2)。

请你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一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将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2)实验装置中加入少量清水的作用是
(3)步骤3的操作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4)根据步骤3和步骤4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从获得方式来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6)实验后蚂蚁应该怎样处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28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